,又有些畏懼。
陳延之哪由得她猶豫,一把摟了她在懷裡,“錦表妹,你放心,凡事有我扛著,祖母向來最疼我,定會護著我的。”
傅錦使勁兒掙脫開他,哽咽道:“我知老夫人會護著表哥。可又如何容得下錦兒?在老夫人看來,想必覺得是錦兒暗中勾搭了世子爺,又如何會讓錦兒和世子爺在一起?”
“便是姨母,若是知道此事,怕也會後悔當年把錦兒接到府中,若因此遭了老夫人和大太太的遷怒,我又如何能心安?”
“我只是寄居在侯府的表姑娘,父母雙亡,若不是姨母這些年護著,怕是不會活到今日。我這樣的人,世子爺說要娶我?這怎麼可能。自古以來結親都是結兩姓之好,世子爺若是娶了郡主,日後便有強勢的岳家,我如何敢和郡主相爭?”
說著,她不由有幾分自憐,哽咽道:“世子爺可知自從錦兒得知世子爺對我的心意,便日日戰戰兢兢,生怕被人發覺。這些年,因為寄居國公府,下人們雖明面兒上不說,可心底都覺得我是上門來打秋風的表姑娘。若不是姨母護著,錦兒這些年受的委屈還不知道有多少。”
“可縱然再委屈,錦兒也不敢表現出來。怕府邸的姑娘們覺得我晦氣。”
見她梨花帶雨的樣子,陳延之頓時心疼不已,“錦表妹,我既然豁出去跪在母親面前求她成全,那便是想娶你為正妻。萬萬不敢有任何低看你的意思。我發誓,我從未想過讓你做我的妾室,有了你,這一輩子,我眼裡再容不下任何一個女人。若是可以,我真想挖出心來,讓你看看,我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傅錦怎料到他會這般咒自己,忙捂了他的嘴:“世子爺嘴上也沒個忌諱……”
見她這是在擔心自己,陳延之的臉上終於有了笑容,緊緊抓著她的手,“你一定得信我,我一定會證明給你看的。用不了多久,我一定會把你明媒正娶。”
等到兩人離開,伴雪發覺自己雙腿打顫,差點兒都有些站不穩。
謝雲菀冷哼一聲:“方才的事兒不許聲張出去,若有半點兒的風聲走露,看我不把你攆出府!”
伴雪噗通一聲跪在地上,腦子裡一片空白。
尤其想到之前郡主和姑娘交好,姑娘總在郡主面前說,陳家世子爺對郡主真心相待,誇郡主和世子爺,郎才女貌,真真是一對璧人。
這會兒,她終於是反應過來了,姑娘分明是早就察覺出了端倪,卻藏在心底,就是想到時候看郡主的笑話。
郡主被千嬌百寵的長大,姑娘樂得在旁看戲卻不點破,就是想等到郡主大婚,事情再無迴旋的餘地,看著郡主不得陳家世子爺喜歡。
想及此,伴雪臉色更是蒼白,身上更是止不住的顫抖。
有了方才的那場戲,等謝雲菀回去時,眾人都看得出她心情好轉了許多。
謝元姝的目光掃向她,傅錦前腳回來,後腳謝雲菀也跟著回來,重活一世,看著眼前的謝雲菀,她發覺自己看清了許多事情。
謝雲菀氣性大,方才連續抽了三次下下籤,她還以為她會悶悶不樂一路。而今,她恢復這麼快,怕是方才撞上了什麼不該撞上的事。
而這事兒是什麼,自然逃不過陳延之和傅錦的醜事了。
想著上一世不知謝雲菀多少次看了自己的笑話,謝元姝咯咯笑了起來。
眾人詫異的看向她。
謝元姝緩緩抬眸,一雙烏黑的眸子饒有趣味的看向謝雲菀:“看來這佑安寺果然是清淨之地,方才還見大姑娘悶悶不樂,這沒一會兒功夫,便由陰轉晴,大嫂若是知道了,心底必然也會感到寬慰的。”
說完,謝元姝甚覺無趣,起身便往屋裡走去。
只剛走到門口,便聽裡面傳來定國公夫人的聲音:“若殿下肯和皇上開這個口,大皇子出宮建府一事,皇后娘娘即便想攔著,又如何能攔得住……”
謝元姝微微皺眉,心道,李氏今個兒前來,果然還有更深的目的。
陳家出了位大皇子妃,如今又有了皇長孫,如何能再不替大皇子奔走。
這史書上,東宮太子殿下能順利坐上皇位的,掰手指也能數的過來。陳家這是終於坐不住了。
第10章 世子爺
李氏今年也三十多了,穿著件絳紫色牡丹團花褙子,戴著玉蘭花頭如意簪,見謝元姝進來,嘴角慈愛的笑容,看上去還是那麼溫柔和善。
和記憶中一樣,李氏似乎永遠是這樣。
上一世,她和陳延之兩相生厭,可李氏待她卻是極好的。知道她不得陳延之喜歡,經常召她往屋裡去打葉子牌,寬慰著她,不願讓她受了丁點兒的委屈。
也是後來她才知道,李氏對她的這些好,並非她看到的那樣。當年陳延之和傅錦的醜事正是被李氏瞞了下來,便是定國公府老夫人,也被瞞得死死的。否則,她若早知那樁醜事,便是再傾心於陳延之,依著她的驕傲,也不會再糾纏他。
而這之後,謝家遭難,李氏也默許陳延之把她軟禁在後院,再未叫她去打葉子牌。
便是最後陳延之把她送給朱崇,李氏也沒替她說過一句話。
此刻,面對著李氏,她再沒和往日一樣,親暱的湊上前。
李氏眼中閃過一些驚訝,不過面上卻絲毫不顯,微笑著開口道:“郡主大病初癒,瞧著是消瘦了不少,這些日子我也是日日提著心,特意給郡主求了平安符。”
一邊說著,她一邊從荷包裡拿了平安符出來。
這確實是李氏會說的話,已經完全把自個兒當兒媳婦看了。
“讓您擔心了。”謝元姝面兒上戴著笑,可並未親手接過平安符。
芷東微微愣了愣,上前把平安符收了起來。
李氏也有一瞬間的微怔,可下一瞬又覺得是自己多想了。郡主怎麼可能會故意疏離自己?
方才,郡主一瞬不瞬的盯著兒子,對兒子的痴心又豈能是假,既如此,她又怎麼可能故意給自己沒臉?
想通這些,李氏更覺自己方才的疑心有些太過敏感了。
鳳陽大長公主自然也沒料到女兒會如此行事,可心下卻一陣欣慰。自打女兒醒來,確實是長大了許多。
她其實挺瞧不上李氏的八面玲瓏,更別說方才還和她提及了大皇子出宮建府的事。
謝家不摻和儲位之爭,便是定國公府老夫人,也不會這般唐突的和她開這個口。
而李氏敢開這個口,不過是仗著日後幼姝嫁入陳家,她又是當婆婆的,覺得她會因此給她幾分臉面。
等到這日謝元姝回府,已經是暮色沉沉。
只沒想到,才剛下馬車,就有人回稟,五少爺回來了,回京的路上遇上了劫匪,幸虧遇上入京納貢的鎮北王世子,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鳳陽大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