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漢至隋,歷史的經驗反覆證明,中原王朝扶植起來的北方遊牧民族在強大之後總要向南侵擾,掠奪財物和人口,中原王朝即使採用和親的辦法,往往只能解決一時之難,而不能保持長久和平。魏徵是個明白人,在李二擊敗了東突厥後,扶持薛延陀的時候,就曾經不止一次地向太宗分析過這種歷史的必然,讓李二早做防備,也正因如此,當薛延陀藉著吞噬東突厥的領土而迅速強盛之後,李二為防止其向南擴張,採取了一系列防範措施,首先就是分薛延陀首領夷男之權。
夷男立其兩個兒子為南北部的長官。貞觀十二年,太宗遣使備禮冊命夷男的兩個兒子為小可汗。表面看這一舉動是對薛延陀的優崇,實是想分夷男的勢力。
第二就是建立軍事緩衝地帶,在貞觀十三年,李二授東突厥貴族阿史那思摩(賜姓李)為乙彌泥孰可汗,使其率領十餘萬突厥之眾重返白道以北。李二的目的,就是要在薛延陀和大唐之間,建立一個緩衝地帶,也就是扶持新的東突厥,使薛延陀不能直接攻擊中原。
第三,注意保持北部邊防重鎮的軍事威懾力量。
東突厥滅亡以後,唐北部不存在對唐構成實質威脅的部落,但李二絲毫沒有放棄北部邊防建設,並著重加強了營州、幽州、幷州、靈州、涼州等軍事重鎮的實力,為這些重鎮始終安排著當時最具威名的將領。特別是幷州大都督府軍政長官一職一直由威震夷狄的李勣擔任。名將駐守軍事重鎮,無疑對北方少數民族有著強大的震懾作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