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卷 松州之戰 第三百九十一章 古都洛陽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有一句詩裡寫的好:長安重遊俠,洛陽富財雄。

或許並不一定準確,但是卻也說明了洛陽的特點,那就是繁華富裕,人傑地靈。

洛陽地區交通便利,戰略地位重要。在李毅所知道的歷史中,先後有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十三朝代定都於洛陽,其作為首都的時間更是長達一千五百二十九年。在這十三朝中以隋唐時期的洛陽城最為繁盛。隋煬帝時期帶領百官和商賈遷都於洛陽,並修建了以洛陽為中心的大運河,洛陽城的經濟文化有了長足的發展。

提到洛陽,第一想到的就是洛水,洛陽的名字也是因位置位於洛水以東而命名,實際上唐朝現在的洛陽城,乃是隋朝時候興建作為隋朝都城用的,曾經的洛陽城已經多次被毀,像是東漢時期,董卓焚燒洛陽城,讓昔日繁華的東漢都城成為一片廢墟,再到後來曹操控制中原,才逐漸興建起來。再到東晉時期,前趙洛陽四將先降後趙,再降東晉司州刺史豪帥李矩,被後趙石生擊潰,“於是河南之民皆相帥歸矩,洛陽遂空”。洛陽由此再一次的荒廢了,後來又重修,北魏時期又破敗荒廢,歷經戰亂的洛陽城,經過隋朝的修建新城,這才得以浴火重生,並且在唐代歷史的中後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都城。

隋煬帝即位後詔令宇文愷在洛陽城廢墟以西18裡處修建洛陽城。洛陽城的外城郭南寬北窄近似於方形,全城面積45.3平方公里,城郭周長50裡,全城由皇城、宮城、含嘉倉、市、坊、外郭城等部分組成。城內共有一百零三坊三市。都城裡坊的形制基本上呈現十字形,詩書記載“堤南有民坊,坊各週四裡,開四門,臨大街”。城內河渠眾多,到處都有漕渠相通。整個水運系統以洛水為中心,城南城北遍佈河渠;洛水北岸有瀍水、漕渠、洩城渠,南岸有通濟渠、運渠和分渠。在城外,洛陽靠近伊河、洛河、瀍河、澗河的谷口。此外隋煬帝還開鑿了南北大運河,使洛陽交通更加便利,除了邗溝與江南河的介面在京口以外,其他三段的銜接點均在洛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