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的治水方針不是什麼“束水攻沙”或者“寬河滯沙”,這兩個對於治水確實大有用處,但是前者只能行一時之效,治標不治本,後者則乾脆就是現在這個時代的科技根本無法達成的。
對於“束水攻沙”還有“寬河滯沙”,都是屬於常識範疇的東西,平常稍微多看點歷史書的人都會了解,李毅恰好就是屬於多看書的那一類,當然了,並不是他自己想看,在以前的那個時代,身為家族的繼承人,想不看書都不可能。
“束水攻沙”的概念,在歷史上最早由明朝潘季馴在萬曆年間提出來,並且親自實驗,“寬河滯沙”則是在民國時期由王化雲提出,並且親自實驗。
實際上早在上古時期,華夏民族就已經在利用“束水攻沙”“寬河滯沙”來治理水患了,共工是炎帝的後裔,其治水方法是水來土擋,也就是修一些簡單的土石堤埂來約束洪水。大禹的父親鯀沿用共工的方法,“鯀障洪水”,用堤防約束洪水來保護人民的安全,結果洪水更加肆虐。鯀死後,禹承父志,改用疏導和分流的方法,“予決九川距四海”,“高高下下、疏川導滯”。共工、鯀採用堤埂堵水的辦法,實際上就是束水,客觀上起到攻沙的效果。禹利用疏的辦法,讓河流分成多股,順其勢流動,泥沙也順著河道沉澱下來,並形成了九州,客觀上起到了“寬河、分流、滯沙”的效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