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制固然節省兵力,但用之於京營卻不太妥當。”朱由崧進入北京後,並沒有立刻進駐紫禁城,而是在拜謁了太廟、奉先殿及毅宗烈皇帝殉國處後,回到了已經改作為愛新覺羅·喀爾楚渾貝子府的原福王京邸安頓,所以,眼下的這次召見是發生在福王京邸之中的。“畢竟,京營各部主要承擔野戰任務,一線戰鬥兵太少了,就無從發揮前裝線膛步銃的優勢。”
“陛下的意思是,京營繼續實施四四制?”
“對!”朱由崧回覆餘龍道。“四個戰兵棚為一戰兵隊,四個戰兵隊加一個輜重隊為一戰兵哨,四個戰兵哨加一個輜重哨為一戰兵團,四個戰兵團加炮兵哨、工兵哨、夜不收哨、輜兵哨為一師。”
餘龍眨了眨眼:“團以下不安排炮兵部隊了?”
“不安排了!”朱由崧言道。“到時候用師部炮兵予以加強。”
眼下明軍師一級裝備的火炮數量太多了,標準是每師80門,不過,由於前裝線膛炮的生產速度較慢,所以,實際這個裝備表在二次北伐前始終沒有達成,各步兵師只能保證每師裝備48門炮,但即便是一個師只有48門炮,相比一線戰兵來說,炮兵的比例還是太高了,因此朱由崧決定在軍改時,加以裁減。
“算下來,每個哨到時候也能配屬一門火炮,這已經足夠了。”朱由崧繼續道。“多出來的火炮和炮兵可以作為大本營直屬的炮兵單位,今後可以更換成口徑更大、射程更遠的火炮,方便形成梯級火力!”
餘龍聽明白了,這是因為京營各師要分駐國內要點,不在京營大本營的直接指揮之下,所以,為了避免京營各師出現某種不可測的意外,所以,要強幹弱枝。
既然明白了朱由崧的目的,餘龍也就沒有在新的師級單位下炮兵配置問題多做詢問,轉而說起了另外兩支部隊的情況:“那新的師級單位不配置輔助騎兵及擲彈兵了嗎?”
朱由崧解釋道:“輔助騎兵雖然在協助搜尋、戰場遮蔽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一方面太貴了,另一方面,京營各師分鎮地方後,各地情況不一,未必都合適進駐騎兵,所以,不如集中起來,組建獨立的騎兵師、騎兵團。”
輔助騎兵實際兼有手槍騎兵和龍騎兵的特質,不但裝備了步銃而且還裝備了短火銃,這樣就使得裝備費用、訓練費用大增,因此遠沒有組建單一的手槍騎兵、龍騎兵經濟,所以,朱由崧決定徹底撤銷輔助騎兵,而組建獨立的騎兵師/龍騎兵師、騎兵團/龍騎兵團。
“至於擲彈兵嘛!實踐下來,並沒有增加太多的戰力,當然,這也可能是戰例不多,沒能廣泛檢驗的緣故,但就目前顯示的情況來看,單獨組建擲彈兵有些不合時宜,應該在完成拉發訊號的手榴彈後,將其配置給所有的一線戰兵使用。”
目前的擲彈兵使用的還是引火式手榴彈,所以原本也不合適編入步銃手的戰陣中。
餘龍應和道:“引火式手榴彈其實更合適用來守城!”
朱由崧點了點頭:“朕也覺得用來取代老式震天雷,用於城防作戰更合適一些。”
餘龍再次轉移話題道:“那騎兵和龍騎兵部隊還是三三制嗎?”
“龍騎兵可以實施四四制,但原則上不設定師級單位,最多編到團。”
龍騎兵雖然用不著按一兵三馬配置,也不用配發上等戰馬,但即便是普通馬騾、即便是一兵一馬,裝備費不說,日常維持費也是很高的,所以,在內廷財力也非常有限的情況下,自然是不能多遍的;不過,龍騎兵未來是充當快反部隊的,戰力上還是有要求的,所以,四四制就比三三制要更能符合戰鬥時的需要。
“陛下,那龍騎兵團配屬騎炮嗎?”
對於餘龍的提醒,朱由崧想了想,決定道:“可以配屬一隊四門騎炮!”
朱由崧計劃將第一批龍騎兵團佈置在順天、奉天、承天、中都等四個府,這樣就能取代原定佈置在上述直隸府的駐軍了,從而減少駐兵數量並把養駐屯軍的軍費拿來養京營,但想要以1300人取代3000人,火力上肯定要有所增加的,因此特意配屬團屬炮兵就有了必要。
餘龍飛速記錄著,朱由崧又道:“戰鬥騎兵,我們養不起多少,就繼續實施三三制吧!”
餘龍記錄停當後,問朱由崧道:“陛下,各道守備兵馬全數是按三三制編成,騎兵也是一樣,這會不會對京營騎兵造成某種影響!”
朱由崧搖頭道:“各道守備兵馬也是明軍,總不能因為京營步兵是四四制、普通守備是三三制,就搞出京營騎兵執行三三制、普通守備騎兵執行二二制的古怪體制來,畢竟,戰事一開,首當其衝的還是這些普通部隊,得維持他們的戰鬥力;當然,因為國家財力有限,普通騎兵不能執行一兵三馬的配置,或先按一兵二馬來安排吧,這樣與京營一兵三馬的戰鬥騎兵間也就有了差距。”
餘龍考慮了一會,覺得這也是個辦法,便同意了:“陛下說的是,真要出了事情,首當其衝的還是各道守兵,的確得確保他們的戰力。”
朱由崧起身在室內緩慢踱步起來,一邊走一邊說道:“裁軍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節約經費,而不是削弱戰力,所以,該強化的還是要強化!”
餘龍做恍然狀道:“所以陛下才要在各道守軍中增加火器部隊!”
朱由崧冷笑道:“老百姓都能自備火銃,官軍卻依舊還用著長矛大刀,真要再出現什麼亂子,京營豈不成了救火隊了。”
雖然眼下京營會被分派到地方承擔一定的鎮戎任務,但朱由崧還是要用京營去打滿清、蒙古以及其他勢力的,所以,自然是不希望野戰部隊變成了只會反遊擊的掃蕩軍的。
說話間,朱由崧走到地圖前:“現在的關鍵不在於各地鎮戎部隊,而在於邊軍,這個包袱實在有些沉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