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勒塔喇·哈麻喇塔部消停了,但其實李時昉部朝鮮軍也沒有能走多遠,說起來,這就與朝鮮兵體能不佳有著極大的關係。
而朝鮮兵的體能之所以不佳,與平日裡經常性吃不飽有關。
是的,朝鮮至今還保留著一天只吃兩頓飯的習慣,就這樣,大部分的平民還都飢一頓飽一頓的,所以從小底子就不厚實;當了兵以後按說能吃上飽飯了,可朝鮮在壬辰之戰後,財政就一直沒緩過來,國家沒有錢,就把主意打到軍餉上,結果軍隊欠餉半年以上是普遍的事情,就算最精銳的中央軍也有多達三四個月的欠餉。
軍隊拿不到錢,自然要削減伙食費,如此一來,在諸如御營、訓練營、五軍衛等朝鮮中央禁軍中當兵,能吃到的也就是白米飯加大醬,雖然能保證人人有份,但能不能吃飽還兩說的,絕對是不可能吃好的。
沒有足夠的蛋白質、脂肪的攝入,朝鮮兵的體能又怎麼可能好的起來呢,而沒有好的體能支撐,朝鮮軍隊戰力低下也就一目瞭然了。
當然,除了體能不足以支援朝軍持續行動外,夜間寒冷的氣候以及溼滑的冰面也都是讓李時昉部走不快的原因,所以當晚李時昉部以每小時4公里的速度,僅僅移動了20公里就不得不停了下來休息了。
並且由於當天拖到子時以後才休息的緣故,第二天整個上午李時昉部都在休息,一直等午後,後續部隊趕到後,才移交了營地,繼續沿著靉河向鳳凰城方向殺去……
按下朝鮮軍的行動不說,明弘光四年十一月十八日午時前後,愛新覺羅·碩塞接到了一個噩耗:“王爺,戊字三號烽燧失守了。”
戊字三號烽燧是角山長城上的一座敵臺,其失守後,明軍沿著長城頂部的馬道一路向南殺向山海關,也可以向北攻擊九門口,然後從九門口方向出兵抄襲山海關清軍後路。
由於一早做好了到時候撤退的打算,所以碩塞頗有些沉穩的問道:“怎麼回事?”
報信的甲喇章京回覆道:“回王爺的話,南朝的夜不收應該是今天黎明的時候潛到了角山之中的,然後這些夜不收找了一處咱們顧及不上的地段,用某種方式悄然爬上了長城,然後奪取了空無一人的戊字三號烽燧。”
碩塞手中僅有6000兵馬,既要守住山海關方向的關城哨堡,又要在九門口方向佈防,一早就兵力不足了,所以沒有辦法面面俱到,只能依仗冬季山上積雪溼滑、角山長城高聳(9~10米)不宜攀爬的特點,只在個別烽燧安排了警戒部隊,如此一來,當明軍真選擇角山上某個地段進行突破時,清軍顯然是無力阻止的。
碩塞聽罷眨了眨眼,疑惑的問道:“角山南麓、西麓雖然略微平坦一些,沒有北麓、東麓那麼險峻,但也不方便大軍攀登的,想來奪取戊字三號烽燧的南朝兵馬肯定不多,為什麼,你們不立刻奪回來?”
甲喇章京苦笑道:“王爺,我們已經組織了反擊,但長城上根本展開不了多少兵馬,而這批南朝的夜不收都是索倫兵,所以,攻不上去啊!”
角山長城頂部平均4~5米寬的馬道來說,戰鬥時僅能展開2~3人而已,並不合適稍大一點規模的群戰,明軍只要派遣若干武勇之士就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了;並且,在清軍反擊兵力無法展開的同時,明軍卻可以透過戊字三號烽燧上的射擊口及頂部為己方戰鬥人員提供遠端火力支援,進而壓制戰團後方準備投入戰鬥的清軍士兵及準備實施拋射的清軍弓箭手;所以,反覆衝擊未果的清軍守兵,實在無力奪回戊字三號烽燧。
碩塞笑了起來:“攻不上去,那守得住其他烽燧嗎?”
甲喇章京低著頭回報道:“我們後來退到了戊字二號烽燧,希圖用南朝夜不收守烽燧的方式守住戊字二號,但沒成想這些南朝夜不收裝備了旋膛銃,我們的弓箭手一冒頭就會被打死,再加上大傢伙現在都無心作戰……”
碩塞明白了:“軍心已經不可用了!”
沒錯,目前在山海關沿線執行守備任務的清軍相當一部分都是參與過滹沱河大戰的,因此從內心中就對明軍有某種敬畏,可以說仗還沒打呢,就已經腿發軟了。
而另外一部分後來為清廷併吞、裹挾的漠南蒙古兵也沒為清廷效死的想法,所以消極避戰沒什麼戰鬥慾望;再加上其他清軍幾天前就走了,當時,碩塞為了安撫動盪的軍心又一早說了堅持五天左右就能撤退,故而眼下的清軍根本就不想繼續拼命,所以才無力收復丟失的烽燧,抵擋頂多也就是1~200人的明軍夜不收。
“既然如此,那就撤吧!”碩塞做出了明智的決定。“記得,派人通知九門口方向!”碩塞如此命令著。“全軍先退到廣寧中前所匯合,然後,整隊退往寧遠方向……”
“兩位長官!”府軍師參謀長章慶昌走進軍帳後,向府軍師師長嚴德桓、金吾師師長柳宜昭報告道。“根據角山方向發出的訊號判斷,山海關內的清虜開始大規模撤退了,如此,我們今日便能奪取整座榆關了。”
嚴德桓和柳宜昭對手一眼,放下手中的鉛筆,嘆息道:“對於我們來說,仗打完了!”
柳宜昭衝著章慶昌和一邊的金吾師參謀長葉興志言道:“訊息你們應該也收到了,稍後我和嚴師長他們都會調入大都督府任職,從此不再直接指揮一線部隊了,今後,京營就徹底交給你們了!”
章慶昌應道:“請兩位老師放心,我們絕不會墮了京營的威名的。”
嚴德桓擺擺手:“你們且退下吧,對了,讓廚房送些酒菜來,我要跟柳師長好好喝一杯。”
明白兩人心情的葉興志勸道:“兩位老師,此次北伐並未盡了全功,日後殲滅建虜,陛下還是會用老師們來主持大局的。”
柳宜昭沒有接話,只是一樣擺了擺手,章慶昌於是一拉葉興志的衣襟,葉興志便不再勸說,掀開門簾與章慶昌一起走了出去,從而把空間留給了兩個即將退休的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