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百七十一章 遼瀋失陷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袁應泰此人歷官精敏強毅,也算是個能臣,但用兵非其所長,所以在擔任遼東經略後,他認為熊廷弼持法太嚴,便“以寬矯之,多所更易”,這樣一來,官將再次開始吃起了兵血,士伍的訓練強度也大大下降,於是遼東明軍的戰鬥力再次低落了下來。

可袁應泰對此不聞不問,甚至對敵情也不作偵查,一廂情願的提出“三路出師”,主動進攻後金的策略,並且毫無警惕的招降蒙古饑民,以至於當時就有人指出“收降過多,或陰為敵用,或敵雜間諜其中為內應,禍且莫測”。

但袁應泰堅持認為“我不急救,則彼必歸敵,是益之兵也”。

說起來,袁應泰的這個判斷並沒有太多的問題,要知道明萬曆四十三(1615)年,努爾哈赤正式建立八旗制度時,後金方面已編有了蒙古牛錄七十六個(每個牛錄100~200人),並將部分蒙古人直接編入滿洲牛錄,分隸於滿洲大臣下面。

所以,出於不讓後金方面進一步徵募蒙古牧民充當軍伍的目的,袁應泰招降蒙古饑民的做法是不錯的;但問題是,袁應泰無視下屬關於蒙古饑民可能已經為後金所用的提醒,把收降而來的蒙古人“處之遼瀋二城,優其月廩,與民雜居”,這樣就為接下來遼瀋失陷預埋了隱患。

天啟元年二月,努爾哈赤率八旗並攻陷了作為瀋陽屏障的奉集堡和虎皮驛,隨後又進逼瀋陽城下;瀋陽是明朝在遼東的軍事重鎮,一向佈置有重兵把守,此時由總兵賀世賢與尤世功駐紮,對外號稱“堅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