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百一十章 遼東經略楊鎬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大明朝廷吵吵嚷嚷的,為了是不是要加徵遼餉爭論不休,但後金這邊卻不會因為大明朝廷沒有得出結果就在一邊幹看著,保持什麼君子風度。

這不,當年七月,後金軍又破鴉鶻關而入,進犯清河城,清河城守將,參將鄒儲賢、援遼遊擊張旆等一眾兵將戰死沙場,清河城失陷,周圍近萬百姓被後金掠走。

相關訊息傳到北京,大明的朝臣們這才意識到,後金正在有條不紊的實施寇邊計劃,用掠走的漢民增加自身的農業生產能力,用奪自明軍的甲冑和兵器武裝自身軍隊,所以,不能再給後金發育的機會了。

既然大家有了共識,那麼關於是不是要徵收遼餉的爭議就此有了結果——明廷決定自明年起徵收遼餉,預徵額度為每畝加派白銀3釐5毫。

錢既然有了“著落”,各地明軍便開始源源不斷的調往遼東。

日後在《明神宗實錄》裡,兵部尚書黃嘉善在奏疏裡記錄了兵力征調的情況:(萬曆四十六年六月甲寅)遼東全鎮額兵不過六萬,除城堡、驛站差拔外,實在僅兩萬餘,又各有防守之責;今合薊鎮援兵僅三萬餘,選調宣大、山西、延寧、甘固七鎮兵馬一萬六千,薊鎮各營路兵丁數千,遼鎮召募新兵二萬,通共未滿八萬。

不過除了千里迢迢從延安、寧夏、甘肅、固原等地調兵以外,明廷還派人前往朝鮮調集軍隊參戰。

之所以連朝鮮軍隊都要調集,一方面是,三大徵中的朝鮮之戰結束後,為了防備日軍可能的再次入侵,朝鮮軍隊的面貌已經有了極大的改善,戰鬥力相較壬辰戰爭前有了極大的提高,或可以配合明軍作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