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七卷 甲申以後 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直到一些中國商人從海路抵達朝鮮,帶去了詳實的一手情報後,朝鮮君臣才大略知道了中國已經改朝換代,而且新朝大兵還將清軍重創殲滅過半的情報。

此時佔據朝鮮王朝要津的都是主和派和親清派人士,他們認為朝鮮過去曾經因為外交上的輕率無謀,遭致兩次胡亂的災難,因此都主張鎮之以靜,靜觀時局的發展,不要盲目和清軍為敵。

朝鮮國王李倧聽信其言,不僅繼續在國內鎮壓主戰派人士,而且還在天法元年三月時,拒絕了遠道而來的順朝使節所遞國書。

此外,朝鮮內部的反清派人士,也因此產生分化——

一部分人認為反清與親明實為一體,明朝被流寇滅亡,那麼他們當然既要反清也要反順,更甚者甚至提出了“剿賊伐虜”、“復立明後”的所謂“宗周北伐論”。

另外還有一部分反清派士人,多是有家眷死在兩次胡亂中的大臣。他們對滿清懷抱刻骨仇恨,只是由於朝鮮國力弱小,實在沒有辦法復仇。如今聽說中國的新朝已經重創清軍,而且正在醞釀犁庭掃穴的遼東征伐,便都主張積極投效新朝,與其共同出兵剿滅清虜。

只是毋庸置疑,此時在朝鮮內部,佔據上風的還是親清派論者。

朝鮮國王李倧自己,也由於在位期間兩次遭到皇太極征討的經歷,無論如何都不敢冒然重舉反清旗幟。

而退守遼東的殘清政權,也充分利用了朝鮮外交立場左右搖擺的機會,一面對大順提出了廢棄清朝國號、帝號、年號,改稱女真國、女真國主的服軟方案,另一方面卻使用明朝同治帝朱慈烺的名義,要求徵發朝鮮軍隊,以征伐黑龍江流域,重新捕獲索倫野人,好充實八旗的兵源人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