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東道與一般的藩鎮不一樣,乃是文人掌政,自然而然就是需要上報朝廷了。
而這邊,開封朝廷,卻在進行著相權與君權的博弈。
在乾德元年(963),趙匡胤與趙普相謀,開始進行收權與中央的政治改革,效果不錯。
軍隊上,趙匡胤聽趙普之謀,廣收廂兵之驍勇和荒年募精壯之丁為禁軍,於是天下精兵皆歸樞密院指揮。
並實行“更戍法”(地方部隊定期調動,將領定期輪崗,兵無常帥,帥無常師,以避免結黨營私),中央由此收回了兵權。
之後,在財權上,又設轉運使,將地方錢糧輸送中央,當然,由於掌控力的原因,宋國的轉運使並沒有證稅權。
趙匡胤也理解不了為啥要把徵稅權剝離地方。
他操著大嗓門,穿戴著黑袍,不屑一顧地言語道:“地方治民收稅,本就是理所應當的,再另行他設一部,豈不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對著趙普,他又低聲道:“這般一來,豈不是又增添許多衙門官吏,朝廷開支大增!”
地方上,乾德元年,趙匡胤用趙普謀,他又廣設通判,以文人任知州,通判為皇帝督察知州之耳目,罷王彥超等地方節度使和漸削數十異姓王之權,安排他職,另以文臣取代武職,於是武臣方鎮失去弄權的基礎。
這般一番操作,中央粗控地方,府庫充盈了一些,趙匡胤也不再是黃袍加身那般拘束,皇帝也當的得心應手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