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辨正帶給許問的收穫,遠遠不止那些新增加的技術與技巧。
如果說三次徒工試是給他在實踐上的一次全面檢驗的機會,這次宗正卷的辨正,就是讓他完整地梳理與深化了一次自己的理論知識。
兩項疊加,他這才算對自己所學的木工技巧有了透徹的理解,然而即使如此,他也無法辨析宗正捲上的很多內容。
這固然是因為上面有很多東西本來就寫得不夠完整,但也是因為他的眼界與實力還沒有到那一步的緣故。
天下就是如此之大,他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了。
而且很有趣的是,宗正捲上有些記錄表示,裡面的一些記載是誰誰自創的,筆者偶然從某個渠道聽說了,記錄在冊。
這一方面是說,這個技藝就連所謂的“筆者”自己也未必知道是正是謬,另一方面也是說班門早年的風氣比現在開放得多,相當的兼收幷蓄。最關鍵的,人家能自創,他許問為什麼不能?
就像燕尾榫之於榫卯一樣,世界本就如此之大,何必故步自封?
這也是許問對馬玉山說出那番話的底氣。
技術這東西,本身就不止是一個“庫”,更是可以無限往外延伸的未來。
古人能有各種奇思妙想,創造出各種新東西,現在的工具更發達、手段更便利,為什麼不能設計出更好的東西?
創造力,本身也是人區別於電腦的一個巨大優勢!
在班門照壁島上足足呆了十天,雖然對方再三挽留依依不捨,但許問還是跟百里啟他們一起收拾打理行裝,告別了他們就走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