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過了好一陣子,明山帶著一大群人下山,每個人都挑著重重的擔子,上面裝滿了各種物資。
下山之後,他帶著人搭帳篷搭灶煮飯,忙得團團亂。
中間劉萬閣跟兩個墨工好友一起到了,看見這情景,劉萬閣驚訝失笑:“未免也太有野趣了!”
明山苦笑,簡直不知道該怎麼解釋,最後只能說:“託各位的福……”
結果他話還沒說完,劉萬閣旁邊幾個人正在討論他感興趣的東西,他的耳朵馬上側了過去,聽了幾句,就胡亂嚮明山拱了拱手,走過去加入討論了。
明山愣住,旁邊一個管事笑著安慰他:“這也是流觴會開啟的初衷。”
“……對!”明山釋懷地笑了。
劉萬閣並非個例。
許問他們來得不是最晚的,那之後還後一些人來,他們的表現都非常一致。
一開始有些驚訝,接著迅速在人群裡聽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直接沉迷了進去。
暮色漸至,火光亮了起來,臨時營地飯菜飄香。
大師們馬上就感到肚子餓了,自動自發地走了過來。
明山做了精心的準備,飯菜質量從材料到到品種到烹飪手法無一不精。
但這明顯是拋媚眼給瞎子看了,與會的工匠們沒幾個專心吃飯享受美食的,他們仍然沉浸在之前的情緒中。
就著一個瓷盤,他們又聊了起來。
先是聊陶瓷的種類風格,接著討論瓷窯和燒瓷的手法,很快分成幾支,有的討論起了火溫和鐵製品,有的討論起了磚雕,有的則就著瓷色,聊起了染色工藝。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