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南邊,與名勝岩石隔海相望之處,住了不少富貴人家,其中有一座院落格外氣派,裡面的房子都是屋脊兩頭翹的。屋前屋後長滿又高又粗的苦楝子,屋脊上、枝丫上時不時地飛來鷺鷥,這種長腿長脖子一身白的水鳥,在海灘上吃魚啄蝦,吃得嗉子像一條鼓囊囊的捎袋,就飛到沿海人家屋前屋後的樹上歇息。它們一停下來便一動也不動,陽光下像一朵一朵白色的花。即便是水鳥,也知道挑地方,起碼挑個人不會招惹它們的地方。它們總在這個院落落腳,就是因為這裡很幽、很靜。
院落的主人叫奚伯蓀,五十歲出頭。打年輕的時候,他就生成一副“相公胎子”,上了歲數後依然如茲。但見他臉面白淨,那臉上該凸起的,該凹下的,都讓人順眼順心。他終年穿一件藍布長衫,說話細聲細氣,走路步步不冒失,尤其對不相識的女人格外迴避。
這一帶的女人,只要當了嫂子輩,許是給伢兒把奶時落下的習氣,大襟衫子總有三四顆佈扣不扣的,到天熱時,甚至有的與男人一樣赤著上身,松癟的乳|房如兩個小白口袋般垂掛在胸前。奚伯蓀出門難免碰到這般景象,每逢這時,他便低下頭來,用衣袖遮臉,匆匆而過。但晚上他在家中沐浴寬衣,焚香夜讀時,又每每搖頭晃腦地吟誦著:“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奚家是靠賣“豬仔”發達的。遠在辛亥革命前,奚伯蓀的祖父奚增軒正年輕的時候,汕頭“契約華工”的招僱,是由美商元興洋行統辦的。這家洋行公開在大街通衢張貼“長紅”,開列招僱華工的人數、待遇、條件、工作地區、年限及報名地點之類的條款,由該行派出人員誘騙當地破產農民、失業工人、手工業者上鉤。同時與當地黑社會勢力勾結,利誘脅迫無業遊民充數。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美、英、法、荷等殖民主義者需要廉價勞動力日多,洋行逐漸把這項“業務”委託潮州當地的一些旅店、客棧接洽代辦。奚增軒開辦大通旅店本來不很景氣,但叼上了這口肥肉,幾年間便發達起來,並設了分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