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採取貨幣貶值轉嫁危機的做法激怒了中國。在中國的“號召”下,對美國採取報復性措施的國家很快增加至76個,其中很多都是美國昔日的“盟國”,美國很快就嚐到了自己不負責任做法的惡果,歐洲國家因為美國的“損人利己”,同美國的關係出現了惡化的跡象。
其實在經濟危機爆發後的1932年,歐洲就已經對美國人轉嫁危機的行動做出了反應,英國於當年在加拿大渥太華召開英聯邦會議,決定在英帝國內部進一步完善“關稅優惠”體制;法國則採取“商品限額輸入”的辦法,保護本國的商品市場,全世界的“關稅大戰”和“市場大戰”因而隨之拉開了序幕。而在“關稅戰”和“市場戰”爆發之前,“貨幣戰”就已經開始了。1931年的9月,最先採用金本位制的英國在巨大的壓力下放棄了對國際貿易有利的相對穩定的金本位貨幣制度,使英鎊貶值三分之一,但英國為了不使英鎊的“世界金幣”的地位完全喪失,1931年11月起,英國即組織英聯邦國家陸續聯合起來,組成了“英鎊集團”,隨後同英國在財政上和經濟上有密切聯絡的瑞典、丹麥、葡萄牙、埃及、伊拉克、阿根廷、巴西等國也參加了“英鎊集團”,英鎊集團各成員國之間的貿易用英鎊結算,固定本國貨幣同英鎊之間的匯率。並將大部分的外匯儲存在了倫敦。在英鎊集團成立後,法國、荷蘭、義大利、比利時、瑞士、波蘭六國組成維持金本位制的“金本位貿易集團”,保持貨幣不貶值。1932年年初,在亞洲第一經濟強國中國的號召下,中國、朝鮮、日本、北海、琉球、蘭芳、暹邏、尼泊爾、阿富汗、“中亞民族同盟”(原俄屬突厥斯坦)等使用金銀貨幣的國家成立了“亞洲國家貨幣聯盟”,在這個貨幣聯盟中,成員國之間的貿易以華夏銀元和金元結算,各成員國的貨幣匯率同華夏銀元和金元掛鉤,各成員國禁止黃金白銀流出各國境外。而美國在宣佈美元貶值之後,也忙不迭的和其屬地及菲律賓、加拿大及大多數的拉丁美洲國家組成了“美元集團”,其性質和“英鎊集團”相似。全世界由此劃分成了“英鎊區”、“金本位區”、“華元區”、“美元區”等幾個貨幣集團,貨幣大戰有一觸即發之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