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對德國來說是決定性的一年。德軍在西線集結了所能運用的全部兵力發動了代號為“米迦勒行動”的大規模進攻,魯登道夫的本意是要在美軍全部集結在法國之前粉碎協約國的軍事力量,或者贏得“勝利的和平”。但事實是,儘管德軍依舊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但為此付出的鮮血的代價則是德國人民所無法承受的,也是根本無法彌補的。儘管在俄國退出戰爭後,一長列又一長列的火車從俄國運來了糧食和其它物資,蘇維埃俄國又用黃金支付了大部分戰爭賠款,但這些都不能抵消協約國的封鎖對德國人民帶來的消極影響,德國人民的耐心在漸漸的消失,1920年1月,在一些大的德國城市,差不多有近50萬人的德國工人發動了罷工,雖然德國政府沒有在談判上花什麼時間,出動軍隊將罷工工人送回工廠工作,但這對德國來說是一個危險的訊號。魯登道夫曾經要求各個城市的駐軍指揮官保持幾個營的兵力處於隨時待命狀態,以應付平民可能出現的騷亂。
“……這是整個戰爭期間最令人灰心喪氣的暗淡日子,軍隊計程車氣已經今非昔比,這種情況隨著‘紅色病毒’的出現而變得更加嚴重,……退卻中的部隊遇上一個新近開來投入戰鬥的師,就向他們高聲喊叫:‘搗蛋鬼!滾回去!你們在拖延戰爭!’士兵們一再聽到這樣的說法。逐漸喪失了戰鬥意志。在許多場合,軍官們喪失了他們的威信和左右他們部下的力量,任由自己被士兵們推著走,革命的破壞性思想在全國範圍內開始蔓延……”魯登道夫這樣記下自己的擔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