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海戰的結果奠定了近代海戰的基本作戰形式。中國海軍的參謀們制定了出色的作戰計劃,中國海軍的指揮官們在海戰中靈活調動自己的艦隊,於戰鬥伊始就一舉摧毀了俄國艦隊的指揮系統,使俄國艦隊陷入混亂和失去指揮的境地;在戰鬥過程中,中國海軍的各級指揮官都保持了冷靜的頭腦,像中國主力艦隊司令葉祖圭在夜幕降臨時果斷的避免了同俄國戰列艦隊之間的混戰,而適時撤出戰場,以求天明時再戰,為最後全殲俄國艦隊殘部奠定了勝利的基礎。這場大海戰的結果證明了機動能力對於艦隊整體的戰鬥力來說是決定性的,透過適當的編隊機動可以充分發揚整體火力效能,彌補單艦戰鬥力不足的缺陷;快速艦隊則可與低速艦隊配合,快速艦隊可以利用速度優勢封閉敵方戰列線的首端,給己方艦隊造成最為有利的攻擊態勢;在戰場上,一支缺乏機動能力的艦隊在擁有絕對機動優勢的對手面前是根本無法生存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戰場機動能力的高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海戰的最終勝負。
巴士海戰同樣深刻影響了世界海軍技術的發展。在海戰中大量無線電通訊系統的使用使得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大規模艦隊遠距離的指揮和調動成為現實,解決了幾百年來存在的大範圍海域內艦隊指揮不靈、協同不便的難題,從而使更大規模的海上戰鬥成為可能。而魚雷作為一種有效的作戰兵器,首次大規模的應用於海上實戰當中,並顯示出了可怕的殺傷力,巴士海戰的結果證明,在面對魚雷威脅的情況下,大型戰艦必須要有一定數量的輕型艦艇的充分保護才可以;而巴士海戰最為突出的一個結果是證明了大口徑高射速的重型艦炮在海戰中的決定性作用——藉助精確的火力控制系統和大威力的炮彈,加上靈活調動的密集的線形縱隊,完全可以在遠距離(巴士海戰的有效射距在4000碼到8000碼之間)集中全部火力,予敵艦以最致命的殺傷。在戰列艦上混裝不同口徑的主炮,不但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反而只會浪費戰列艦上的寶貴空間;在主力艦隊中,各艦的攻擊能力上的不統一,將會嚴重影響射擊效果,削弱攻擊的威力,對俄國主力艦隊而言,馬卡洛夫將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混編在一起的權宜之計其實並不可取,當然這一點並不能完全怪馬卡洛夫。而中國海軍的指揮官將統一口徑火炮的戰列艦集中編隊在一起使用和將裝甲巡洋艦按照艦型單獨編隊集中使用並配合作戰的戰術原則(這其實是託了一隻從後世來的小小蝴蝶的福)被世界各國的海軍將領們所稱道,這一原則後來被全世界各國的海軍沿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