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卡洛夫在組建第二太平洋艦隊的時候,儘量挑選那些比較新的戰鬥力較高的艦艇,但即使是這些新接收不久的軍艦,存在的問題也夠他喝一壺的了。
馬卡洛夫的第二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是13艘戰列艦,但它們卻是新舊艦艇混合的大雜燴,而且各自的弱點還都不少。像五艘“博羅季諾”級戰列艦,它們的設計噸位是13500噸,但是因為俄國造艦的“超重傳統”,使得它們在建造的過程中被大大的增加了噸位。“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的吃水超過設計不少於2英尺,因此當它在跨越地球的航行中裝滿煤的時候就接近17000噸了,但是讓馬卡洛夫感到“欣慰”的是,至少作為壓艙物的煤增加了它們航行時的穩定性!這一超重的結果一部分是因為俄國官員的低能,另一部分則是因為俄國的船舶設計師們喜歡在有限的空間內安裝儘可能多的武器。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的主要武器是4門305毫米主炮,分別安裝於艦首尾的兩個電驅動的雙聯裝炮塔中。12門152毫米炮安放在每側各3個的雙聯炮塔中。如果操作和使用得當,這些152毫米炮的射程其實可以超過305毫米的主炮。對付雷擊艦襲擊的則是每側各10門的76毫米速射炮,但由於安放在甲板之下,因此在航行中能起的實際作用有限,尤其是在“超載”的時候。“博羅季諾”級戰列艦像它的法國前輩“太子”號戰列艦一樣設計成了經典的法國式“舷側內傾”的樣式,並且應用了進口的最新式克虜伯表面硬化碳鋼裝甲板。主裝甲帶覆蓋全艦,中央裝甲板厚190毫米,艦首尾裝甲厚102毫米,這在1905年的時候還算勉強的符合戰列艦的防護標準。但減薄的裝甲並沒有給該級艦帶來特別的高速,儘管外國人好像都害怕俄國的“高速”戰艦。“博羅季諾”級戰列艦採用20座貝爾維爾式鍋爐和常規的往復式蒸汽引擎,在通常狀況下最大航速可以達到17.5節,但在“超載”時則會降低。儘管是嶄新的軍艦,但它們最大的問題還是故障,像“博羅季諾”號和“鷹”號都剛建成不久,許多結構上的缺陷和機器中的隱患還未能改正(這些屬於“磨合”的問題需要時間來解決,可沙皇沒有給這個時間),而“鷹”號的舵機始終就沒正常過,這使它在航行中故障累累、問題連連,在裝煤或遇上風暴時它甚至難以保持艦身的平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