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杜俄人狡謀於未然,孫大人當居頭功。”在火車進入了德國境內後,幾個人聚在一起說話,羅豐祿對孫綱說道。
“是啊,不然,著了道兒,可就別想翻身了。”老狐狸喝了一口牛奶,說道:“只是,盟約未立,‘照鎊加稅’一事俄皇意甚模糊,兩件事一件也沒辦成,就這麼空手回去,太后皇上那裡恐怕沒法子交待。”
“這麼些國家,不能一個都打不開局面吧?”李經方說道。
“難說啊。”羅豐祿說道:“弱國無外交,前番甲午逐倭之役,豐島海面,日艦‘浪速’欲劫我僱之運船‘高升’,‘高升’本懸英旗,日人敢無端劫奪,有不從則擊沉之語,而英人聞之,輿情竟有袒護日本之意,責我不當以英船運兵,我反詰以此兵為受韓王之邀平亂,不幹日本事,且出發時兩國又未宣戰,彼理屈詞窮,亦不了了之。只此一端,便可知強權即公理,方為萬國公法也,餘皆不足恃,今欲奪其腹中之食,恐非口舌之能也。”
羅豐祿曾經參加過“浪速”劫持“高升”號未遂事件的真相調查和善後工作,所以對當時英國人的態度十分清楚,他說的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此次倭艦偽為帆船,欲對中堂不利,倭人屢行偷襲之舉,皆從英人縱之始。”趙式枚也說道:“恐將來為禍之烈,不止我大清也,英人就不怕有一天,火燒到自己頭上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