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關於唐帝國有沒有必要在最後關頭用上原子彈,以及當時薛希嶽為什麼要決定使用原子彈成為了整個大戰期間最具有爭議性的問題。
可以說,唐帝國有一萬個理由可以不使用原子彈,可問題是,這一萬個反對理由,也許還不如一個支援理由更有說服力,那就是,投入了數百億的“盤古計劃”就只是為了一次實驗嗎?
實際上,在當時帝國內部,關於是否使用原子彈的分歧也是相當巨大的。
不說別的,之前極力主張帝國研製原子彈的科學家就分成了兩派,一派堅決支援用原子彈,而另外一派則堅決反對使用原子彈。
當時反對使用原子彈的主要就是帝國理論物理學的知名泰斗。
當初,這些人幾乎都簽署了聯名信,支援啟動“盤古計劃”研製原子彈,可是在實驗爆炸成功之後,幾乎都轉為反對使用原子彈。
而這些科學家有幾個重要的共同特點,一是都集中核物理的理論研究,大部分理論都是由他們提出,或者是奠基的。
二是都沒有參加“盤古計劃”的工程階段工作,也就是沒有直接參與“盤古計劃”三是都屬於帝國物理學界的泰山北斗,大部分的年紀都在60歲以上。
支援使用原子彈的主要就是直接參與了“盤古計劃”的物理學家,以及工程師。
論知名度,這批科學家遠不如那些泰山北斗,但是其在“盤古計劃”中起到的作用都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的實質性工作,原子彈就搞不出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