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作戰行動被官兵們形象的稱為“攻勢護航”這與之前的護航行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從本質上講,“攻勢護航”與“防空壓制”本身是沒有區別的,不管是護航,還是壓制,都是為了讓轟炸機安全的進入與撤退,都是為了掩護轟炸機,只是一個更強調行動,一個更強調本質。
“攻勢護航”強調的是行動,這也說明當時的防空壓制戰術本身並不完善,仍然限於護航的戰術範疇之內,這與後來出現的專門針對敵方防空系統的大規模打擊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這也是大戰末期防空壓制作戰的一大特點,但不可否認的是,後來出現的很多防空壓制戰術都是在當時就已經誕生了的,而只是受到了技術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很多戰術本身無法實現,或者說是實現的代價過於高昂。
在羅雲衝的支援下,郝東覺當時在艦載航空兵里正式成立了一支由最優秀的飛行員組成的獨立護航部隊,而該部隊的任務就是執行打擊敵人防空系統的任務。
最初的時候,這支部隊主要就是由“遊隼”式戰鬥轟炸機組成,只是在行動的時候才從偵察部隊抽調部分“偵察鷹”配合行動。
透過對諾福克,以及弗吉尼亞比奇的兩次行動,攻勢護航的優勢體現了出來。
從根本上講,“攻勢護航”是對航空兵戰術本質思想的直接反映。
在被譽為航空兵寶典的《制空論》中,杜黑就不止一次的強調了航空兵的進攻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