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了嫡子了!”
結果呢,側妃死了,正妃出家了,成王受不住激謀反了,好端端的一個長子,不出意外是九成九能繼承皇位的人,就這麼成了死人了。
老太太偏心是偏心,當然了,人心都是偏的,連喬柔也不敢保證日後自己若是再有了孩子會不會也偏心起來。但老太太是絕對不糊塗的。
“我今兒就給老二寫一封信,讓他先送了那曹氏進京。你回頭給找個嬤嬤,好好教教這曹氏規矩。”老太太眯著眼睛說道:“咱們府裡的男人,都是這規矩,納妾可以,抬姨娘也行,但不能寵妾滅妻!”
說著嘆口氣:“你那二弟妹,就是個腦袋不清楚的,她就算是怕我偏心,這事兒也不該瞞著的,就算她真的傻,她難道不會自己看嗎?看你們長房,你們夫妻的事兒,我有伸過手嗎?看三房,別說姨娘了,連個通房都沒有,我說過什麼嗎?怎麼到老二身上了,她就覺得我會讓老二不守規矩呢?”
喬柔眨眨眼,也有些不太明白二夫人的想法。就算老太太真不會為她出頭,但老太太大面上是肯定會訓斥二老爺的啊。有了報備,她就算做了什麼錯事兒了,老太太也會為她兜攬的啊。
“這位曹姑娘,定是位十分厲害的。”喬柔停頓了半天說道,之前還以為二夫人將孩子們留在京城是為了唸書這事兒呢,現在想想,估計也有忌憚曹姑娘的意思吧。這老太太哼哼了兩聲,擺手示意喬柔沒事兒就走吧。喬柔只好起身,行了禮告退。
二夫人那一箱子的賀禮,被老太太扣下分給了二房的孩子們。就算現在用不到,以後長大了還是能用得到的。至於問候李庶妃這事兒,也不用急,反正二夫人在外地,趕不回來。
宋嬤嬤是帶了老太太的親筆信走的。
二夫人那邊雖然被喬柔給拒絕了,但李家還是派人上京來了,這次不是送賀禮,而是想給李庶妃送些銀兩進去。畢竟懷孕的女人,吃的喝的用的,都要多加小心,李庶妃若是沒銀子,怕是就只能用宮中份例了。李庶妃不放心,李家也不會放心。
好在這銀子比賀禮輕巧,袖子裡一塞就能帶進去了。但李家沒門路,宮中內侍他們不認識,宮中他們也進不去,到頭來,這事兒,還是求到了侯府。
這點兒算是小事兒,楚侯爺也就沒推辭。畢竟是姻親,要真是一點兒人情不給,那日後侯府若是有事兒,別人也定不會幫忙的。
姻親姻親,既然帶個親,那就是親戚。
李家拿出了一千兩銀子,楚侯爺雖然要和李庶妃劃清界限,但也不是想將人給徹底得罪了,所以讓喬柔又給添了一千兩,幫二房墊出來一千兩,總共湊了三千兩給李庶妃送了進去。
心疼的喬柔暗暗發誓,日後楚家的女孩子,是決不能進宮的。實在是這花銷,不是那家有萬金的真承受不住。除非,像是金姑娘或者程姑娘那樣,一個有地位,一個有寵愛,這兩樣是能節省不少銀子的。其餘的,就只能是花錢開路了。
錢這東西,真的挺重要的。
第72章
李庶妃是聰明人,侯府和李家不過是姻親關係,這會兒卻跟著李家給了兩千兩銀子,這說明什麼?有時候,不是說錢越多,就是越看重越親密的關係的。相反,錢太多了,多過了某一個數,那就相當於是買斷了。
小本的投資都是一次次給的,一次給一點兒。這種一出手就是一千兩,比自家的銀兩還翻倍的數目,就純屬買斷了。人家這是掏錢買清淨,侯府的意思就是日後沒什麼大事兒不要聯絡。
李庶妃雖然不做生意,但李庶妃見過家裡做生意。明白了這意思,日後自然也就不會時不時的給侯府捎個信兒什麼的了,反正李家也已經有人進京了,扒著侯府不放,讓人家不耐煩,還不如多提點一下自家人。
楚侯爺用兩千兩銀子買了清淨,喬柔也就能將宮裡這事兒給放下了。
現下有比李庶妃懷孕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喬夫人也懷孕了。
喬家向來子嗣單薄,但在王姑娘進門的頭一年,喬家都沒人催著王姑娘生孩子。一來是喬家老太太名不正言不順,到底是遠房的,根本不敢瞎提點喬家真正的女主子。二來喬老爺和喬宇也不著急,都還沒到二十歲呢,喬宇連個舉人都還不是呢,那麼著急生孩子有什麼用?三來就是喬柔自己也知道,女孩子太早生對身體也不好。
沒人催促,王姑娘就心思輕鬆。但孩子嘛,多多益善,她也從不會刻意去避孕,成親一年多,這會兒懷孕,也算是正常事兒了。
喬柔正指揮顧嬤嬤收拾東西:“這養身體的藥材也要準備些,我這裡還有些血燕窩,還是上次侯爺帶回來的,你且收拾出來些,給弟妹帶過去。人參之類的就不用了,那些太補,另外還有冰糖,這些冰糖可是貢品,最是平和,不用擔心會上火,也給帶些回去……”
“昨兒來報信的嬤嬤說弟妹是吐了才發覺懷孕的,說明這孕吐還是有的,你回頭列個單子,將我當年吃的東西給記下來。”喬柔當年也是吐的厲害,這方面是很有經驗的。
顧嬤嬤全都應了下來,又怕喬柔這個架勢太給喬夫人壓力,萬一喬夫人覺得她是盼著要侄子,不太想要侄女兒呢?正打算勸著喬柔不要將那些布料給放進去,就聽外面盼春在回話,說是陳嬤嬤過來了。
喬柔忙讓人請了陳嬤嬤進來,老太太最近過的日子很美,孫女孫子孝順,日日討她歡心,她光是忙著給這些小娃娃們準備吃的喝的就要費大半天的功夫,好幾個娃娃呢,一個個的口味都得照顧到。於是,也就很少再想起來禍頭子楚瑤了。
這心情好了,身體就好,陳嬤嬤向來對老太太忠心,也陪著老太太忙這些亂七八糟的小事兒,已經有段時間沒來喬柔這邊打擾了。
今兒過來,指不定就是有什麼重要事情。
喬柔在人進門之前就趕緊的讓丫鬟準備了茶水點心,然後笑著招呼人落座:“可是老太太那邊有事兒找我?”
“也不是老太太那邊,是二房送了回信了。”陳嬤嬤說道,伸手拿出來一封信,之前因著曹姑娘的事兒,老太太親自寫信去斥責二老爺了,並且打算將曹姑娘給接到侯府,讓人給教導規矩。
這一來一回的,信件就走了一個多月了。這會兒陳嬤嬤將信送過來,估計說的就是那曹姑娘的事兒了。要麼是二老爺捨不得放人,拒絕了,要麼就是二老爺還沒昏頭,人已經快到京城了。
喬柔也沒客氣,直接拆開了信封,掃兩眼就笑道:“既然是快到了城門口了,那這院子也該收拾起來了,二夫人可曾說過中意哪個院子?”
接是沒必要接的,要是二老爺二夫人回來,那還得派家裡管事和嬤嬤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