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了一下楚侯爺:“你若實在是憋不住……”
“哪兒有憋不住的說法,白天多做事兒,晚上累的沒精神了,什麼憋不住?”楚侯爺也不尷尬,這事兒上他還是很有解釋的理由的:“這段時間,我也忙的很,兵部有些事情。”
若是以前,喬柔是不會追問什麼事情的,楚侯爺自己也很少在家裡說朝堂上的事情,但今兒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她順口就多問了一句:“什麼事情?”
“天氣冷了,北邊又有些不安分。”楚侯爺說道:“朝堂上每年都爭論這事兒,他們也不是大舉入侵,就是時不時的騷擾一下邊境百姓,搶些糧食衣物什麼的,聽起來不算大事兒,但年年如此,實在是讓人厭煩,再者,邊疆百姓也實在是過的苦,若是朝廷連自己百姓都庇護不住,也實在是……”
更難聽的話楚侯爺就不說了,他本人是支援給那些部落來一個狠的,打的他們下次再不敢來犯的。但朝堂上 又有些大人覺得,實在是太過於重視了,不過是幾股散兵遊將,不值得動用大軍。
畢竟,動用大軍實在是個複雜事兒,又要準備糧草,又要派監軍。
“北邊的守將是哪位?如此沒用的嗎?”喬柔就忍不住問道,楚侯爺嘆口氣:“北邊的守將是孟老將軍,畢竟是上了年紀……怕是有些精力不濟了。”
再過兩三年,說不定就要換將領了。
喬柔似懂非懂,對於孟家,她是知道的不多的。不過,歷代武將駐守邊城,家眷都是要留在京城的,所以她也並非是完全不知道孟家。只孟家向來低調,也很少出門,她才知道的不算多的。
“敦郡王上了摺子,想要親自往北邊一趟,這事兒還有得吵。”楚侯爺說道:“府裡最近,沒什麼事情讓你煩心吧?”
“沒有,不過老太太想接了陳家的表姑娘和表少爺來住幾天,說是陪陪咱們阿瑤,阿瑤總是呆在家裡,也沒個說心事的人,老太太怕也是擔心她孤單。”喬柔解釋道,看楚侯爺伸手摸她肚子,就又笑道:“至於管家的事兒,我正等著二弟妹和三弟妹呢,等她們回來,我就不用忙了,到時候也能安心養胎,侯爺也不用過多擔心。”
“你自己心裡有數就行,有什麼拿不定主意的,到時候也能來問我。”楚侯爺多交代了一句:“或者問問母親,母親雖說上了年紀不愛管事兒了,但府裡的事情,她也是比你有經驗多了。”
喬柔一一點頭應下,只大略的將家裡的事情說了一下。楚侯爺是聽的心不在焉,向來男主外女主內,他只要對侯府的大致事情有個瞭解就行,沒必要非得事事究根問底的。
再者,侯府也不是隻喬柔一個人的。這邊聽兩句,老太太那邊聽兩句,楚瑤那邊再聽兩句,這府裡的事情,不說黑白分明,也不會出現什麼大差池。
第21章
進了十月,三房的夫人先進了京城。來傳信的婆子是三房夫人的管事嬤嬤,一來是和喬柔老太太她們打聲招呼,表示人到了,二來也是要提前吩咐人收拾自家院子。
為表示對三夫人的親近和看重,喬柔聽了信兒,就趕忙的讓人開了側門,又親自去老太太那邊等著了。
三房是庶出,所以三夫人向來謹慎,並沒有讓老太太和喬柔等太久,送信的嬤嬤不過是剛到了一個時辰,那邊門房就傳了話,說是人已經到了門口了。
老太太是長輩,喬柔又是當大嫂的,自是不用迎出去的。不過,為了表示重視,老太太這邊出了個陳嬤嬤,喬柔這邊出了喜春和喜夏,直接到門口去迎接了。
三夫人姓李,孃家並非是京城的。當年侯府上下,唯一庶出的就是三老爺了。也可能是老侯爺不想讓家裡鬧矛盾,不願意老太太傷心難過,也可能是老侯爺想給小兒子找一條出路,不想讓他被內宅耽誤,總之,在三老爺十五六的時候,就被送到外地上學去了。三夫人就是當地縣令的女兒,在侯府看來,這個身份當然是很低的,但三老爺自己是很滿意的,和三夫人相親相愛,成親這麼久,甚至連個姨娘都沒有。
至於有沒有房裡人,這個喬柔是不知道的,她進門的時候,三老爺已經帶著三夫人在外地上任了。也不過是她成親的時候,這夫妻倆才回來一趟,就那麼幾天功夫,她又是新婦,怎麼可能打聽的出來人家的房內事?
“三夫人到了!”外面傳來陳嬤嬤的聲音,喬柔忙端正了坐姿,老太太也微微動了動身體,但並不是很在意。不過,她看了一眼喬柔,老太太雖然年紀大,但心不瞎,自然也知道喬柔的一番打算。
不過,不聾不啞不做家翁,這侯府日後,總的來說,還是要交給喬柔的,只要不是特別過分的,比如說傷害楚瑤了,傷害楚陽了,剩下的,老太太就不願意太過於計較了。
小丫鬟掀開門簾,三夫人進了門,先給老太太請安,又給喬柔行禮,動作雖然略有些生疏,但整個人也是大大方方的,看著就很端莊的樣子。
打扮上當然是不能京城的貴婦比的,首飾也有幾分樸素,瞧著甚至都沒旁邊陳嬤嬤穿的富貴。老太太就忍不住有些皺眉了,這樣一比,是不是就顯得是侯府苛待了這個庶子媳婦兒?
喬柔伸手扶了一下三夫人的胳膊:“總算是回來了,這一路上,辛苦了吧?”
李氏微微笑了一下:“不算是特別辛苦,不算遠,馬車雖然走得慢,但半個月也能趕回來了。不過,因著大嫂說要我早些回來,所以我自己先提前回來的,老爺和孩子還在後面走著。”
老太太嗯了一聲:“此次述職之後,有幾分把握留在京城?”
又不是親媽,老太太自是不會幫著三房去走門路,要將三房留在京城的。但三房要是自己有本事,老太太也是不會攔著的。老侯爺都過世了,老太太沒必要死盯著一個庶子看不順眼。
再說了,若是三房出息,不照樣能幫襯大房二房嗎?
這世上,只要有共同的利益,那就沒有永遠的敵人。
“兒媳也不清楚,老爺不愛和兒媳說外面的事情,不過,臨回來之前,老爺吩咐將之前的宅子賣掉了,兒媳估摸著,留下來的機會挺大的。”李氏說道,老太太點點頭:“回來也好,府裡少不了你們一口吃的一口喝的,在外面可沒人照看你們。”
“是,兒媳也覺得回來挺好的,有母親提點,有大哥大嫂照應,定會比在外面好的。”李氏忙捧了幾句,老太太又問在外面過的如何,吃穿方面怎麼樣,孩子養的如何了。
李氏不緊不慢,問什麼答什麼,看著是十分老實聽話的樣子。喬柔也是在心裡暗暗的觀察,不管是真老實還是假老實,只要是想靠著侯府,那就不用擔心她日後會太出格了。
很明顯李氏是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