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若言一噎,扭頭看秦承宇,少年說的沒錯啊,村子就那麼大,的確能看能玩的不是很多,中老年人到這兒可以說度假享受寧靜的,但是十七八歲的少年人正值精力充沛的時候,怎麼願意提前過“退休生活”。所以蘇若言一直覺得度假村對外宣傳的廣告有問題,廣告是吸引所有年齡段的人前來旅遊休閒的,而很明顯,沒啥特色的村子根本無法吸引年輕人的到來嘛。
秦承宇以眼神示意蘇若言稍安勿躁,揚起笑容,笑得自信,“度假村有竹海漫步,有白浪漂流,有極限攀巖,戶外活動很多。在外面玩一圈回來,酒店三樓的餐廳還提供美味的餐點。晚上還會有篝火晚會,要是不喜歡熱鬧,還有露天的泳池可以夜遊,也可以到酒店頂樓平臺賞夜景。只要有心,度假村可以挖掘出很多樂趣。”
聽到漂流,少年的眼睛亮了亮;聽到攀巖,整個人都激動了起來。“真的?”
“真的。”
“那太好了,到時候我一定過來看看。”
“歡迎光臨。”
大青山上資源豐富,漂流、攀巖什麼的,早已有之,但離著故城這麼近的還是太少,從故城市裡面出來上沿湖高速二十來分鐘就可以到仙桃鎮,穿過仙桃鎮開車二十到三十分鐘就可以到桃林村,前後加起來也就一個小時左右,對於市區的人來說,這個節假日旅遊休閒的地方還是很近的。
近是一個優勢,要是度假村辦的好,那才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旅遊。
告別了少年之後兩人一貓繼續出發,蘇若言皺著眉,疑惑藏在心中。
“小言,有疑問幹嘛不問啊?”
蘇若言撓撓頭,“要是你沒有準備,我這麼突然問了,你豈不是很沒有面子。哎呦,又打我腦袋,要變成笨蛋的啊。”
“那給你揉揉。”秦承宇就輕輕彈了一下蘇若言的腦門,對他不信任自己表示了小小的憤怒,再給他揉揉,邊揉邊說道:“我做事向來會做好準備,不會開空頭支票,妄下諾言。漂流和攀巖都要翻過山才能夠看到,這些都屬於度假村的一期工程,之所以沒有告訴你,是因為想要給你一個驚喜。”
因地勢便利,開□□流和攀巖都屬於很順當的事情,只是困於大青山上水文變化加劇,本來生命力旺盛的度假村建立在了搖搖欲墜的根基上,讓公司放緩了建設的腳步,很多工程都停留在了一期上或者根本就停留在圖紙上。看開業之後的反應情況,才會做進一步的準備。
漂流和攀巖,公司早就安排了人去開發,清理河道、山壁,規劃路線、建造基礎設施等等,一期段已經全面落成,工作人員也準備就緒,就等開業了。之所以沒有領著蘇若言去看,蓋因他要給蘇若言一個驚喜。
蘇若言把自己的生日都給忘了個精光,每次提到8月11日都是度假村的開業時間,他卻忘記了,這也是他的生日,22歲的生日。
和蘇若言在一起之後,秦承宇就發現了,這小子並不是表面表現得那麼純良,其實肚子裡面的彎彎繞繞多著呢,但是喜歡上就是喜歡,包括那些小缺點和小心眼。有時候看著對方自認為聰明、不被發現地耍著小手段,他心裡面就十分的歡喜,因為那些小手段都是為了引起自己的注意力不是嘛。
發現蘇若言好動、骨子裡喜歡著刺激,漂流和攀巖他就沒有提前告知蘇若言,就等著開業也就是蘇若言生日的時候告訴他,帶他去玩。
以上,秦承宇並沒有解釋給蘇若言聽。
蘇若言也就點點頭,對即將到來的驚喜非常期待。
距離度假村開業還有六天,不把今天算進來的話,也就是五天。蘇若言準備要給酒店提供的西瓜就開始熟啦,雖然目前只有一個。
頭一批西瓜種的並不是很多,後來確定度假村劃給他二百多畝土地之後,免得地空著浪費,就又安排人手種瓜、種菜,西瓜肯定是沒少種,但考慮到西瓜的成熟時間,這一批新種的瓜怕是要到九、十月份才可以吃了。
這個不怕,現在就有十畝地的瓜可以吃,是之前蘇若言打招呼問秦承宇要來的,因為地不多,秦承宇大boss完全可以自己做主,不需要經過其他人任何人的批准。
這十畝地都種上了西瓜,是用來接桃子的“接力棒”的。桃子目測還有一兩千斤沒有成熟,到八月中旬就徹底沒有了,果園總不能沒有產出,蘇若言就看中了西瓜,他本身也挺喜歡吃這種時令水果的。
沒有西瓜的夏天,和鹹魚估計也沒有啥區別。
蘇若言挑的品種並不是現在市面上非常常見的“8424”的“早春紅玉”品種,而是大青山的老西瓜品種,這種西瓜和“早春紅玉”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長出來的也是長橢圓偏向於近圓形的西瓜,只是果皮的顏色更加翠綠,覆蓋在上面的鋸齒狀墨綠色條紋就顯得更加幽深光亮。
老品種的西瓜挑地方,非大青山本地不可種、非水足土肥的地方不可種,但產出還是很好的,瓜瓤鮮紅、水多、纖維少,瓤質脆嫩、放之沙綿,更加特色的是,老品種西瓜的味道有著一絲絲蜜香,讓人吃了就停不下來,比某口香糖還要勁爆。
也不知道最近幾年怎麼了,市面上老品種瓜是越來越少,正宗的老瓜很難吃到了,能夠在市場上買到一個都要看運氣。
蘇若言種的時候詢問過售苗的瓜農,瓜農說是因為大青山內水少了,挑地方的老品種西瓜也就種不成。
可是蘇若言很難將瓜農口中的水少和現實聯絡在一起,因為在他的印象中,同樣處於大青山內的桃林村就沒有少過水。
後來回家後又一深想,桃林村雖然沒有少過水,卻水位下降了,作為老把式的三爺爺總是憂慮地看著平靜的水面,建議他再多挖兩個蓄水坑。
蘇若言和秦承宇攜手走過木橋,他看著橋下緩慢流淌的清澈水流,好像的確是比前段時間又下降了些許。
這個變化太細微了,細微到要凝神觀察一段時間才能夠發現。
“怎麼了?”見蘇若言陷入沉思,有一陣子沒有說話,秦承宇問了一句。
蘇若言鬆開了眉頭,搖搖頭,“沒啥,我覺得這邊架了這木橋好看多了。”
他選擇了另外一條路去果園,就是“W”型路的一條分支出來的分叉路上,分叉的路有去往桃園的、有連著竹林的、有去往西北方向待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