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娘不一會兒就到了家裡,城門洞比別處昏暗,進了家門,油燈已經點上了。
不過讓貞娘有些意外的是杜大居然在她家裡。
“貞娘。杜家大郎等你好一會兒。”一邊鄭氏壓低聲音跟貞娘道。
“哦,杜家大哥找我有什麼事啊,怎麼不讓人去叫我?”貞娘上前便淡笑的道。
“不消得,也不太急,正好過來看看笑官兒。”那杜大郎連忙道。
“有事一會兒再說吧,正好是吃飯的時候。杜大就留下來吃個便飯。”李老掌櫃的發話了,雖然李家人不太待見杜氏這兩個兄弟,但杜大畢竟是笑官他舅舅。該有的人情還是要的。
隨後杜氏和鄭氏兩個上菜,李老掌櫃,堂哥李正身,大哥李正良,再加上杜大。四人男人一桌,貞娘自陪著吳氏趙氏。杜氏帶著笑官一起在廚房裡吃。
“大嫂,杜家大哥找我什麼事啊?”貞娘問。
自家爺爺剛才打斷她同杜大的話,直接開飯可是有深意的。
這是要留給自己時間問明情況,到時杜大所說之事能成就成,不成也有個緩衝,不至於一時尷尬,這手法別看著簡單,但卻是老人處世多年的生活智慧。
“我大哥他們的油坊裡最近榨了一批桐油,想著李氏墨坊是用桐油燒煙的,就想看看墨坊裡要不要,便來問問。”杜氏悻笑的道。
為這事,她剛才在廚房被婆婆說道了好一會兒,這會兒臉皮自不太好看。
“你大哥的油坊不是一直只榨食用油的嗎?怎麼好好的榨起桐油來了?”貞娘奇怪的問,貌似杜家兩兄弟前段時間連收菜籽的錢都不足,這會兒居然又發展起桐油來?
貞娘又哪裡曉得,杜家兩兄弟是這山望了那山高,剛從錢莊貸了錢回來收了菜籽榨菜籽油,結果因著松瘟的原因,桐油價格直線上升,兩人看著桐油更有利可圖,竟又將榨好的菜油做抵押,貸了錢收桐子榨桐油。
可桐油不比菜油家家都要用啊,要用桐油的大多本身就是商人,都有固定的進貨渠道,哪能隨便換商家。也因此,桐油價雖漲的高,杜氏兩兄弟堆在油坊的桐油竟是賣不掉,這兩人急炸毛了,思來想去的,想到墨坊也是要用桐油的,這便求上門了。
“還不是眼紅鬧的,看人家賣桐油的賺了錢,兩人心癢癢了也出手,卻不知多大肚子吃多大的飯,這會兒買不掉了便看上墨坊這邊了。”趙氏一語道破天機。
杜氏臉色更不好看了。
趙氏一提桐油賣錢,貞娘便回過味來,也是一陣腹誹,杜家兩兄弟心氣兒太高了。
“大嫂,這個我也不敢保證的,得明天去墨坊裡看看,若是還需要,那便收一點也沒什麼。”貞娘說到這裡,卻又一臉正色的道:“不過,醜話說在前頭,若是質量達不到要求,那墨坊是一星半點都不收的。”
“好的好的,若是質量不行,你就不用看我的面子了。”杜氏忙不疊的道。
她心裡倒也清楚,貞娘這完全是給她面子。
☆、第六十三章 閒談再謀發展
吃過飯後,貞娘就把之前跟杜氏說的話再跟杜大說了一遍,杜大得了貞娘這話,雖不是太滿意,但心裡也明白,也只能這樣了。
於是說好第二天帶桐油去李氏墨坊那邊檢查品質。這才告辭離開。
“貞娘啊,不是堂哥多嘴啊,以後跟這杜家兄弟打交道要留個神,這兩兄弟做事太虛頭了,沒一點踏實的態度,更會偷奸耍滑的。”看著杜大離開,九房的大堂哥李正身撇撇嘴道。
他出去跑煤爐生意時,這兩兄弟跟他搭伴了幾次,吃住行全是他付的,這兩兄弟從來沒說分擔一點。
到了金華,蘇州等地,這兩兄弟也不思著談生意,竟全往那青樓裡鑽,一點錢全砸在了青樓姑娘身上,那行事實在讓人很看不過眼。
聽說對油坊的工人也苛刻的很,油坊裡的工人三天兩頭的換,這樣怎麼做得好生意?
“我曉得,他們的為人大家心裡有數,上回,他們想找我哥入夥一起盤下油坊的,明著賺錢的事情,我娘都沒敢讓我哥答應,寧願借了錢也沒合夥,借錢就算是虧了那也是個明的,要是入夥,指不定哪天就被坑的吐血。”貞娘笑道。
這杜家兄弟的為人,李家人是清楚的很,只不過因著杜氏的關係,完全撇清也是不可能的,也只能如今這樣遠著點。
“那倒是,有八伯孃這個精明的,這能坑著你們的還沒出生呢。”李正身順便拍了趙氏一記馬屁,樂得正進門的趙氏兩眼笑眯眯的。
倒是跟在趙氏後面的杜氏臉色不好。
眾人便閉了嘴,不好在杜氏面前說杜家兄弟的不是。
隨後眾人便聊了煤爐的生意,如今徽州的煤爐在外面已頗有名氣,只是李家到底底子薄,發展的時間也不過是短短的一年多。再加上家裡本身就窮,資金積累還遠遠不到位。
因此,在煤爐的市場爭奪中,李家還是稍遜一籌,如今,各地的煤爐作坊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李氏煤爐也就基本維持個薄利。
“再這麼下去,這煤爐的生意沒的做了。”李正身不無擔心的道,外面的市場都是他去開拓的,一開始很順利。可是等到煤爐被當地的作坊仿製起來後,再加上一些地方商會的保護主義,李氏煤爐又迅速的被逐出了當地的市場。如今,外地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那不如再想想做做別的,總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吧?”一邊趙氏琢磨道。
“這千萬生意萬般難那,哪那麼容易找到合適的。”一邊李正良道。
“就是,現在做點生意是真難。上回我舅舅收硯石的事情,若不是叫貞娘看破,說不得這回得傾家蕩產了。”李正身道。
這事情,李家八房這邊也聽說過,都曉得這麼一回事情。
“其實硯實的生意倒是真能做。”這時,貞娘卻出乎意料的道。
“怎麼做?”一邊趙氏先問了出來。對於做生意這一點。趙氏對貞娘倒是挺有信心的,當初保溫桶一回,再加上後來的煤爐。雖然不曉得女兒哪來的這麼多奇思妙想,前面的保溫桶只當是遊戲,後面的煤爐卻真正能賺錢的,雖說如意生意難做,但靠著這煤爐生意。每多多有不少盈餘。
如今家裡的日子比起一年前,那真算得改天換日了。
趙氏已經思量著是到外面找塊地皮起棟宅子還是直接買棟宅子花的來。這城門洞的房子是租的不說,住著也實在不是舒服事情,太陰沉了,特別是老人家住著,病氣會更重一些,每每聽到公公半夜裡咳醒趙氏便有些慚愧,都是陰沉之氣給弄的。
“以前舅舅不是說婺源那邊有好多的廢棄的硯石坑嗎?不如煤爐的事情大哥交給下面的工人去做,然後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