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乾隆宣告《貳臣傳》編纂的必要性,便是要讓明清鼎革過程中的洪承疇、祖大壽、馮銓等人,與“純一無疵”的范文程有所“辨別”。
換言之,在提出上述判據以前,范文程就已經被確定為並非“貳臣”了。
這個判據並不都是乾隆帝拍腦門想出來的。
清前期關注明末史事的文人都一直面對忠誠觀念界定的問題。
在明清鼎革之際,人們面臨許多選擇,後人應該怎樣評述這種選擇,怎樣的選擇才是“忠”?
自全祖望以降,已有史家贊成把“是否在明末得官”作為一個重要指標。
只不過是大清的國史館對這一指標執行得非常機械,畢竟是皇帝親自批示的標準,臣下只能遵循其事。
只要有傳記的歷史人物曾入仕明朝,就要列入“貳臣”,進而導致一些在明朝仕宦不顯或事蹟不多、主要事蹟都在降清後,又或許是對清朝開國頗有立功之人,也被劃入了“貳臣”行列,如鮑承先,原來是明末為參將,降清後屢有戰功,官至秘書院大學士、張勇平定“三藩之亂”中立有大功,、衛周胤在明末為監察御史,清人入北京後授原官,後官至兵部侍郎等。
這些人列名史傳,原本是清朝對他們的表彰;然而乾隆帝修改標準,國史館機械執行,讓這些原本意在表彰的傳記列入“貳臣”,反而成了貶斥。
在這種情況下,《貳臣傳》的編纂變為一種無意志的機械工作,入選與否已經和忠誠觀念不盡相同,失去確立忠誠觀念“反面典型”的本意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