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繪畫和文字,實際上是有很大的區別的,繪畫是比較具象的,不像文字,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讀和想象。”聶廣義的話題越來越深入。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洛神賦》寫得實在是太美了,很難用具體的畫面來形容。不僅僅是繪畫,影視作品也有類似的情況,不管讓誰來演西施、貂蟬、都會有人覺得還欠缺一些什麼,或者說和他們想象中的不一樣。”
“是的,很難透過繪畫的方式,表達【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這樣的形容。”
隨著話題的深入,聶廣義和夢心之聊天也越來越自然。
“我有在夢裡,和顧愷之溝透過這個問題。他在畫《洛神賦圖》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困擾。”
“姑娘還和歷史上第一位具名的畫家溝透過啊?”
“嗯,其實哪怕沒有溝通,我們從現存的這幾幅《洛神賦圖》的宋代臨摹本里面,也是可以看管中窺豹的。聶先生有了解過顧愷之?”
“嗯,我看過他的三篇畫論《魏晉勝流畫贊》、《論畫》和《畫雲臺山記》,顧愷之提出了是【傳神論】、【以形守神】、【遷想妙得】等等的繪畫理論,為我國古典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確實,愷之哥哥是第一個主張繪畫要表現人物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徵的畫家。”
“不止如此,他所在的朝代甚是動亂,在魏晉南北朝那會兒,畫匠們是不配擁有姓名的,是非常底層的工作,繪畫在那個時候的作用是教化,是顧愷之的理論和實踐,讓繪畫成為了一種藝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