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周義侃侃而談:“舟記者,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吧,那還是在上大學的時候。
“有一次我說去看話劇,一個老教授問我,‘你去看什麼?’我說去看人民劇院新排的話劇。老師說,看看也無妨,不過看完之後,十年之內就也不用再看了。
“話雖刻薄,可確實如此。人民劇院全都在模仿老一輩藝術家演《茶館》時候的樣子,用一種過分的、修飾過的錢州話,一種冷漠的、帶點優越感的民國腔,表演著一些現代人、全國人民刻板印象中老錢州人的樣子。
“他們說這是繼承傳統,要我說,這是不思進取。他們找到一個模式一直重複,這是投機取巧,或者說是懶惰膽小。
“他們只想著怎麼努力維持曾經的輝煌,延續曾經的藝術風格,卻害怕面對市場,害怕面對電視、電影和網路的衝擊,害怕面對年輕觀眾的檢驗。
“真正的藝術家到死也要不斷否定自己,到死也要不停探尋,可是他們並沒有,他們還拿一成不變的條條框框來篩選創新求變的人。
“符合條條框框的,就是他們眼裡的好作品、好演員,不符合的,就不是好作品,不是好演員,豈有此理?
“事實證明,話劇行業的蕭條,與傳統話劇行業的一成不變有直接的聯絡。
“他們的創作進入了死衚衕,不得不面對‘演一場賠一場、多演多賠、少演少賠、不演不賠’的尷尬局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