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漢語拼音》出版的訊息很快席捲了整個京城。
一時間,朝堂上下,一片譁然。
其實明朝開國初就非常重視教育,並且將教育納入了國策。
從中央的國子監,到地方的府學、州學、縣學、宗學、社學等,形成了一套從中央到地方都極為完善的教育體系。明朝辦學的宗旨定位為“育才”與“教化”,確立了“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本”的文教政策,制定了一套較為完整、實用的教育制度來實行學校教育的功能。
但隨著朝廷政治的逐漸腐敗,逐漸有人開始鑽起空子,科舉腐朽,教育空疏。官學逐漸沒落,逐漸變成了科舉的附庸。私學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崛起,書院數量大增,講學之風日漸盛行。
自萬曆三十二年顧憲成、高攀龍重修東林書院以來,東林書院在社會上影響逐漸變大,以至於天下書院,只知東林。東林黨的影響力逐漸顯現出來,。
哪怕開設書院的人真的是一心為公,公正廉潔,慢慢的也因一些人的變質而發生了改變。一些著名的書院往往終於成為社會輿論的中心,針砭時事,評議政治。到了後期,真可謂是“徒侶眾盛,異趨為事”,“搖撼朝廷,爽亂名實”。
變質的,不是學問,而是人心。
一些不諳世事的書生,自持一股意氣,極易被人扇動,變成攻擊政敵,甚至攻擊皇帝的工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