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攜帶著尼古拉一世命令的侍從武官於23日晚在不驚動其他人的前提下從皇村出發,在經過兩天一夜的長途奔襲後,總算在26日清晨抵達俄羅斯邊境的比薩拉比亞邊境重鎮基什尼奧夫(1991年摩爾達維亞共和國改名基希納烏),這裡就是未來摩爾達維亞共和國的首都。
1812年5月28日,俄羅斯帝國取得了對奧斯曼帝國的又一次勝利之後,迫使奧斯曼帝國簽訂了《布加勒斯特和約》,將普魯特河與德涅斯特河之間的領土劃入俄國版圖。比薩拉比亞也作為了一個省份受到當時神聖王亞歷山大一世的管轄,為了滿足當地民眾對於宗教的“迫切”需求,也是為了加上對於這個地區的控制。俄羅斯帝國皇帝特意向比薩拉比亞撥款,在基什尼奧夫地區興建東正教堂,並派遣主教傳教,同為委派大軍駐紮。
原來建築在基什尼奧夫地區的少量蒜頭建築物同樣也沒有拆除,只不過現在已經很少有信仰和平教願意呆在一個東正教的國度。
經過俄羅斯帝國長達40多年的磨合以及軍隊駐紮的情況下,比薩拉比亞的叛亂比克里米亞還要小一些。
第四、五兩個軍團分散在了以基什尼奧夫地區為中心的廣袤無垠的土地上,駐守在這裡的軍團司令部設立在了基什尼奧夫的城市之中。
侍從武官到來的這一天,擔任第四、第五兩個軍團司令員的戈爾恰科夫將軍與其夫人正在基什尼奧夫地區的某間主教教堂做禮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