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28章 願為殿下赴湯蹈火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明初鹽引又分大小引,這會大引折鹽300斤,或銀六錢四釐,稱為“窩本”,另稅銀三兩,公使(運輸)銀三兩。

簡單說,一張大鹽引本身價值近七兩。

但洪武四年(1371),朝廷又制定中鹽例,根據里程遠近,一至五石糧食可向朝廷換取一小引(二百斤)鹽引,二至八石糧可換大引(三百斤)。

打個比方,就是像毛雄這樣的鹽商,如果幫朝廷運糧到某地,運多少糧,可以換多少鹽引,路程遠近的價格又各不相同。

打個比方,現在一石糧價一兩銀。

鹽商如果運的距離近,幫朝廷運兩石糧到北平,即可換一張大鹽引。

按兩石糧才二兩銀算,一張鹽引卻近七兩,翻了幾倍,而且鹽商如果拿鹽再賣,價格又高,利潤也高。

現在是洪武剛過,建文元年,朝廷還在用寶鈔。

史記‘鹽十斤鈔二貫五百文’。

每斤鹽為二十文(寶鈔),算是高價。(明代最低鹽價在景泰年間,每斤1.79文,最高鹽價應該在崇禎年,接近十文。)

當然,這會大明朝還用寶鈔,所以價格有點虛高,在弘治年後,民間就完全不用寶鈔,價格就回歸正常。

有人可能要說,按現在的鹽價,一張300斤鹽引好像只能賣七兩五錢,沒啥利潤?

但其實鹽商們拿到後都會在鹽中摻入沙子,一百斤鹽摻二十斤沙的,都算良心商人。

到明朝後朝,一百斤鹽摻一百斤沙以上的都有,那直接價格就賣了翻倍,利潤驚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