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經歷了這樣的變故,此時此刻,今日來圜丘最重要的目的:“祭天”。
反而沒有那麼牽動著眾人的心了。
李世民恩准了鞠文泰等人的請求。
這些國家自請為大唐藩屬,當然不只是表幾句衷心那麼簡單。
一干細則,回到長安之後自然會有以房玄齡為首朝政班子與眾使節商議。
其中涉及到的東西,如通商,稅法,冊封等等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釋清楚的。
當場對李世民拜服,更多的是做給別人看。
用不了幾天,今日發生的事情將會傳遍大唐的每一個角落。
隨著這兩件必將被史官載入史冊的事情傳遍天下。
李二自己放下體面掙回來的賢君之名,以及張拯聯合鞠文泰送上的“天可汗”聖君之名。
也必然會為人所傳唱。
萬國來朝,對於一位帝王來說,這是多麼大的殊榮。
對於儒門讀書人來說,番邦異國感服王化,不正是他們多年來教化天下才有的結果嗎?
所以,接下來的局勢張拯已經可以預料。
世家大族必將付出不菲的代價來平息李二的怒火。
隨著活字印刷術的普及,還有科舉制度的完善,體量龐大寒門讀書人將會逐漸佔據帝國大多數顯耀的位置。
況且,在張拯接下來的佈局中,佔據了極為重要的一環的大唐皇家書院,也正在緊密鑼鼓的建設當中。
未來十年,二十年,或許看不出什麼明顯的變化。
但正如李世民所說,張拯年紀還小,李世民也正值壯年,三十年,五十年,總能看到那一天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