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你,認識這個?”
古力特有些吃驚地問。
鄭海珠學著這荷蘭大叔愛使的標誌性動作,聳聳肩道:“我們能認識做染料的蟲子,為什麼不能認識望遠鏡?”
一旁的牙行通譯繼續愕然,不知道“望遠鏡”怎麼翻譯成荷蘭語。
鄭海珠當然也不曉得荷蘭語望遠鏡怎麼說,但她不願再露出更多的英語詞彙,於是讓通譯表達成“可以將很遠處的東西看得很清楚”。
聽她這麼一解釋,劉公公也從椅子上站起來,揹著袖子踱過來,兩道目光落在古力特腰間掛著的銅質長筒上。
“阿珠,這個東西能看得很遠?”劉公公問。
鄭海珠記得,劉時敏曾說自己在宮中見過利瑪竇向萬曆皇帝敬獻西方的特產,而在荷蘭人發明望遠鏡的第二年,義大利人加利略就奮起直追,發明了天文望遠鏡。
如果劉時敏不認識這個東西,多半是義大利人利瑪竇沒有拿出來過。
這倒是與後世的記載差不多。
萬曆三大徵這樣的重大軍事行動裡,明軍並未使用望遠鏡。那麼,望遠鏡應該是天啟到崇禎年間,才被明人廣泛認知並使用的。
鄭海珠於是一本正經地編故事:“回公公的話,阿珠的兄長數年前還在世時,見過泰西傳教士,知道這種器械。公公對老花鏡不陌生吧?其實,若將兩塊鏡片隔開一段距離重疊,就能看到很遠的地方。”
劉時敏聽得不甚明瞭,但他江湖老辣,並不表現出十分稀奇的觀感,只澹然地點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