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一,老朱估計討飯的時候被奸商坑過,深信無商不奸這四個字,覺得做生意的都不是什麼好人。
二,商人流通性太強,老朱認為這樣不利於國家管理,從路引制度就能看出,老朱規定,凡人員遠離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當地衙門發放“路引“,若無“路引“或與之不符者,依律治罪。
三,農為國之根本,這一點是老朱參加農民起義起家後的至深領悟。
四,海禁,這主要是島國的倭寇八嘎太多所致。
五,也可能與張士誠和陳友諒有關,畢竟這兩貨一個起家前是販鹽的,一個是賣魚的。
可實際上,原有歷史軌跡中,自從朱老四靖難之後,大明對商業的束縛就開始解綁了。
到了宣德年間,商引、店歷之制也開始逐漸廢棄不再實行,商人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商業開始慢慢壯大,老朱當初費盡心思建立的等級制度也就開始了崩盤,加之商人砸錢開路,各種手段如捐錢買官、子孫讀書入仕、用銀子僱傭人代服勞役等不斷讓自身地位得到提升。
直到明中後期,全國各地更是冒出大批的商幫,如徽商、晉商、龍游商幫、洞庭商幫等。
但說實話,都很亂。
因為從明一朝至始自終都沒從國策層面來正式管理,這也是直接導致明中後雖然商業發達,但只是富了商,並沒富國。
思索片刻。
朱雄英提起筆,在夏原吉的摺子上批覆了一行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