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禮部,部議。
內閣很快將對於張輗襲爵英國公之事下發到禮部,對於這個燙手的山芋,禮部臣屬也都是眾說紛紜。
張輗、張軏,英國公張輔之弟,都是靖難名將河間王張玉之子。
因為靖難之役的功勳,在土木堡之變前,張家是朝堂上最牛的勳貴,受到上一世朱棣的極大重用,是眾所周知的勳貴之首。
但自從張輔殉國,大批的勳貴殉難,勳貴集團的地位因而一落千丈。
作為從前的勳貴之首,張家的境遇也同勳貴們一樣天差地別。
英國公之爵,至今居然懸空未定,朝議也未曾提及,張輗從正統十四年起“領禁兵宿衛”,號稱指揮皇城禁軍。
但實際上,他就是實打實的一個虛銜。
彼時的禁軍上直十二衛,因土木堡之變而兵丁稀少,餘下的大部也都聚集在朱棣後組建的府軍四衛,由汪氏外戚掌管。
所以,張輗這個弟弟,不僅沒有在張輔殉難後拿到“兄終弟及”而襲爵的機會,也在朝中備受排擠。
就算重生,朱棣也一直記著張家的忠心,所以在奪權後,開始著手幫助勳貴起勢,以達到在朝堂上制衡文官勢力的目的。
對於皇帝的想法,眾禮部官員心知肚明。
所以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反對,站出來的是一名郎中,他說道:“張輗早年便受靖難功蔭授金吾前衛指揮使,一年內又連升三級,至中軍都督府右都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