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的目的,殿下還記得嗎?”
“當然,巡查汶河附近,若真有水患將百姓安置好!”朱允炆不假思索回覆道。
“不錯!”
李景隆一副智珠在握的摸樣,“訊息是元宵之後傳來的,春雨在二三月,汶河全流域四百八十里覆蓋山東諸府,我們從南京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正月十八,抵達山東是正月廿五,就算殿下沒耽誤行程,一個月的時間內,汶河問題可能解決?”
“不能!”
朱允炆搖頭。
水利相關的東西朱允炆不懂,可不懂不代表沒看過相關的奏摺,洪武年間天災不斷,黃
河改道更有多次,黃河奪淮的風險時常存在,為了防備此事工部不知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
哪怕只是一條支流的修繕,少說也需要半年,長則一兩年都未必。
汶河作為黃河重要分支,亦是如此。
一個月的時間,就算他能調動山東境內一切力量,真要決堤還是要決,更別說經歷了前幾年的天災,山東諸府多積流民,難民……
沒有皇爺爺派人調糧,賑災,兩日一賜粥吊著這些難民,山東早已浮屍百里。
可以說現在山東的力量全都被之前的流民拖住,想要組織人力修繕汶河根本就是做夢。
“正是因為不能,所以皇上意思才是巡查汶河附近,安置百姓,而不是修繕汶河,防備水患!”
李景隆順勢分析道,“所以在水患真正來臨之前,殿下無論做什麼都不會有問題,真正決定此行功勞的,在於水患出現之後,殿下的表現!”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