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實的物價!”
常家給出的賬本都是老賬本,並且不全,但歸類還算完整。
七本米糧賬本,從洪武十八年開始,一直到洪武二十四年。
洪武十八年,一石粳米280文左右,十九年一石320文左右,二十年270文,二十一年260文,二十二年250文,二十三年340文,二十四年370文。
一石大概在300文左右,上下波動和當年的產糧有關,二十四年漲到400文,當和中原蝗災有關。
這樣的物價朱允熥認為不高。
石為古代計量單位,但並非為重量而是體積。
度量衡上大明繼承與宋朝,宋制改革之後一石粳米換算成後世的重量大概是180斤。
以賬本物價,均攤下來一市斤粳米也就兩文多點。
不過考慮到古代油水偏少,碳水攝入需求大,但不管怎麼算,一戶人家一月一石米是完全足夠的。
加上日常對鹽的需求,很符合後世認為的,一兩銀子可供古代普通人家用上三四個月的說法,畢竟老百姓自家多有田地。
“這物價還是可以的,但想要養出狀民,養出精兵,米糧只是基礎,筆墨紙硯什麼都要錢,更不要說還要上專案!
五家五萬貫看似不少,但對於一個勢力的養成,真的只是杯水車薪!
瓊洲的發展需要時間,完成自體迴圈怎麼說也要兩三年!
在這過程中,各種投入是持續增大的!
而且還需要拉攏人才,大餅畫的再大,終究能看不能吃,遠沒有銀兩來的直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