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楊豐的惡行成功引爆了儒生們的怒火。
當然,引爆他們怒火的還有皇帝陛下的不作為。
對於這場鬥毆,皇帝陛下選擇了和稀泥,第一,那些義女們都有治外法權,所以沒法懲處,第二,一群飽讀詩書的儒生,和一群還沒成年的女童當街鬥毆,這要是大張旗鼓的傳播開,你們覺得是她們丟人還是你們丟人?所以最終當應天府上奏,御史抨擊,文臣一致進諫後,最終的處理結果還是讓楊豐約束一下他的義女,另外受傷的無論儒生還是義女,都賜十貫鈔當醫藥費。
至於那些翰林的登聞鼓上奏,這個留中不發,不給處理就行。
而且皇帝陛下還下旨,要那些官員奏事都走正規渠道,登聞鼓是給百姓鳴冤的,你們奏事就奏事,跑去敲什麼登聞鼓啊!
你們需要敲那個嗎?
把奏摺直接交通政司不就行了?
總之皇帝陛下的處置,完全不符合他的風格。
這也讓儒生們得到鼓勵。
這就是鼓勵。
皇帝陛下表明瞭態度,他不會干涉對楊豐的抨擊,最多他也不會迴應這種抨擊,所以你們喜歡怎樣做就隨便吧,當他看不見就行。
既然這樣那就沒什麼可說了。
緊接著第二天,京城街頭就出現了大量揭貼,甚至還都有儒生守在揭貼旁邊,向百姓解釋其內容,無非就是楊豐的種種惡行,還有他這些行為包藏的禍心。雖然面對他的時候,就算拿著弩也不敢扣動弩機,但只要不是站在他面前,儒生們還是非常英勇的,再說那也不是那個儒生怯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