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十九章 感恩!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其實明朝遼東始終維持艱難,很大程度上是被慣的。

真就是慣的。

開原以北並不是不能耕種。

就算別的的確不行,可大豆高粱是沒有任何問題。

清末時候從遼河上運出去的大豆每年高達四百萬石,而運河從南方運往北方的漕糧,每年也就是四百萬石而已,也就是說僅透過遼河外運的大豆就趕上漕運。這還是清末,到咱大清亡了,東北完全對著漢人放開後就更多了,也不存在清末的大豆品種和明朝不一樣的問題

東北就是大豆原產地。

野大豆別說東北,連黑龍江以北都有發現。

品種沒有區別。

這東西本來就是這個緯度可以野生的。

不是什麼外來物種。

真正根源是明朝人至少在明末天災降下前,根本不屑於種這些需要廣種薄收而且不加工根本不好吃,加工又得需要額外費力的東西。

吃大米不好嗎?

小米不好嗎?

麵粉不好嗎?

煮豆子吃?

大明百姓又不是西歐窮鬼。

豆油?

沒有現代浸出工藝前,大豆出油率很低,遠不及菜籽之類,而且腥味重,實際上民間是點燈用的,也就是做豆腐,生豆芽之類。

比如咱大清八大皇商之一曹家就是靠在關外做豆腐起家。

估計也賣豆芽。

畢竟對於遊牧民來說,豆芽也是菜啊!

而對於吃大米,小米,麵粉的大明百姓來說,大豆真的很沒地位,都是最窮的地方才種,而且種大豆的主要用途,其實是給稻田當肥料。也就是相當重口味的明朝複合肥,以豆餅為原料,再加上各種亂七八糟,最終發酵而成的糞丹,這種肥料的效果極好,就是口味極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