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田五第一次換錢,換回來了洪武當10文的大錢五萬多枚,還有皮錢(地方鑄錢)總共二十多萬枚。
單純從數量就能看出,溢價就在這些錢幣的銅含量裡頭,這也是鑄幣成本體現的地方。
明代鑄幣,同唐宋時期的法子都差不多,還是採用的澆鑄的法子。
不過較之唐宋時期,明代鑄幣的工藝,確實進步了一些。
可是奈何地方鑄錢,都是往量大便宜這兩個點造,使得明代銅錢市場非常混亂。
等到張璁發現這個問題時,他也沒有辦法解決,只能官府鑄造一批好錢,規定一兩銀子兌700文。
即便是改革之舉,也打不住成本,弄出個這麼低銀銅比,結果就是地方又瘋狂的仿造,劣錢再度衝擊了這批新錢。
到頭來朝廷也扛不住,只得不了了之。
好在張居正改革,弄了個一條鞭法,核心就是官面上,承認了白銀的流通作用,在此基礎上,對稅制進行了調整。
所以當顏政看著換回來的錢時,他差點就要躺在錢堆裡了,這種感覺太爽了。
就好比你家裡有臺印鈔機,沒錢了就去用六毛一度的電印出來,偏偏所有人都認你的賬,搶著要來用人民幣換你的錢。
這種米國行為,真是用上一次就上癮了!
他二話不說,直接簽署命令,讓第一造船廠再造一條類駁船。
用駁船運輸銅錢過去,每一趟都能獲利頗豐,這種買賣豈能不加大去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