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百三十八章 北海鎮的三農問題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去年秋收後,鑑於大型聯合收割機數量不足,北海鎮機械廠開始批次仿製另一時空中曾出現的麥考密克收割機,其工作效率是人工收割的4~5倍。

這東西製作相對簡單,除了木料就是鑄鐵件,不需要精密加工,唯一技術含量高點的就是進行切割的齒刀。整個機器的工作原理是由馬匹帶動後面收割機寬大的車輪前進,車輪連線過橋鏈耙上的齒輪驅動四個風車扇葉狀的分禾器轉動,將麥穗推入收集臺,麥穗在進入收集臺時,前端貼地的切割器會將麥杆切斷,只在地面留出寸許長的麥茬。

馬拉收割機維修十分簡單,分禾器要是壞了,農民自己就能修;分割器的齒刀如果壞了,那就重新向農機站申請,換一套即可。至於售價,則是200北海銀元一套,包括了兩匹馬。

按照趙亮的計劃,北海鎮機械廠將在這個冬季著手仿製歷史上的第一代聯合收割機,而且是使用燃油發動機的那種。

大範圍新式農具的使用,其實和北海鎮打破了傳統小農經濟結構,效法另一時空歷史上“集體公社”的組織形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北海鎮治下的農民之所以能夠迅速接受新生事物,並願意購買工業品,是因為各個自然村採取的是農業合作化方式。

趙新和陳青松之所以會這麼做,並不是兩人多麼有遠見,而是由一開始島國流民的現實條件決定的。因為饑荒導致每家都缺少勞動力,難以經營五十畝的土地;而且北海鎮還要從這些人裡徵兵,更加導致勞動力缺少,因此只能採取合作互助模式。於是乎,統一經營,統一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興修水利和農田基本建設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