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約翰·傑維斯想的很美好,不過當他看到那條不起眼的商船上連續不斷的噴出火舌,不由大吃一驚。
英國海軍的炮擊技術在十八世紀算是最好的,尤其是在卡龍炮出現後,炮手們的射擊速度平均是三分鐘兩發。在前裝炮時代,這已經是頂峰了。
“他們用的是後裝炮!只有後裝炮才能打出如此速度!我的上帝啊!他們的技術居然到了如此地步!”
約翰·傑維斯的驚訝是有理由的。
話說十五世紀到十六世紀,歐洲幾乎所有的野戰炮和艦炮都是後裝炮,其中就包括了被稱為“弗朗機”的子母炮。早期的後裝炮使用楔子炮尾元件來封閉後膛,然而由於火藥氣體外洩無法解決,於是前膛炮逐漸取代了後膛炮。
歷史上直到十九世紀後期,隨著冶金和材料技術的不斷髮展,膛線、火藥、彈藥筒、圓柱炮彈、螺紋形狀炮閂技術的完善,後膛炮才重新登上戰爭舞臺。
北海軍的75毫米炮正是仿製另一時空的螺旋紋炮閂技術,而D30則是半自動立楔式;以北海鎮現有的機械加工能力,還根本造不出來。
對於約翰·傑維斯來說,得到這個技術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在本時空其作用堪比後世的核武器,大英帝國不管是在陸戰還是海上,都將無敵於世界。
呃,不算北海軍的話。
所以約翰·傑維斯立刻向哈當阿提議修改戰術,讓四條風帆艦合力攻擊不停噴吐火舌的北海二號,讓已經船身受損的“震北號”去當盾牌,抵擋雷神號的火炮射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