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百二十八章 決戰日當山(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伊達村常一聽兩萬人,便對趙新道:“敵軍不止兩萬,恐怕是四萬。”

他之所以有這個判斷,是基於江戶時代的軍役制度。

所謂的戰鬥,首先要判斷戰鬥的規模和沿路地形,以便靈活地動員兵力。一場只需要五百人的戰鬥非得動員兩千人,那純粹是勞民傷財。

但是由於古代島國是兵農分離,且武士們都是集中居住在城下町,幕府和大名們為了確保兵力,就只能用軍役製做硬性規定。

話說德川二代目上臺之前的並沒有規定軍役,不過因為那時德川家跟外樣大名以及豐臣秀賴的大阪方面的關係緊張,便制定了軍役規定。

最早是在知行五百石~五千石的旗本上設定了軍役,九年後的慶長十九年(1614),為了應對大阪冬之陣,知行一千石的武士從配備五名槍兵改為十名。

到了大坂夏之陣的時候(1615),再次增加了知行一萬石的軍役要求。

這一時期,槍兵、弓兵、騎兵、打旗子的人數要求沒有變化,只是考慮到作戰靈活性的問題,把槍兵的數量減少了將近一半。

寬永十年,德川家三代目在位時就規定了旗本、譜代和外樣大名的軍役標準。軍役規定中還確定了從兩百石到九百石的要求(事實上“慶安軍役令”和寬永十年基本一樣,只是規定更細化而已。)

等到“島原之亂”後,島國開始進入太平時代,所以軍役標準就直接反應在參勤交代和普請上。不管是參勤交代、普請(幹工程)還是出兵,大名出動的軍役人數是否合規,會直接跟對幕府是否忠誠掛鉤。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