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面對兩難抉擇。
湯宗最終選擇了請辭。
大理寺卿就此黯然致仕歸鄉。
其實,這也是很無奈的事情。
相比於不容於朝堂,或是不容於天下,湯宗選擇了這條唯一的生路。
讓他違背本心,選擇包庇這些狎妓官員,破壞大明律令的公正嚴明,他湯宗做不到。
但讓他堅守本心,直接判處這些狎妓官員杖刑,他同樣做不到,而且不能做!
賢名有損,尚且可以苟活於世。
然而如果得罪了天下縉紳,那不但會給自己招來禍患,還會累及家小族人!
所以,湯宗猶豫良久後,選擇了主動致仕。
這其實也是一種試探。
漢王朱高煦之所以這麼做,無非是想替陳公甫與解公豹報仇雪恨。
他此次含怒回京,直接封了金陵帝都,甚至還封了東宮太子府,明顯想要進行一場大清洗。
所以,湯宗想要試探一下,這位漢王殿下的底線在哪裡。
他率先發難針對自己,定然是因為陳公甫一案。
既然如此,自己主動請辭,就可試探出一二。
如果漢王朱高煦準了自己的請辭,那證明他殺心不算太重,文官縉紳還有活路可走。
然而要是漢王爺拒絕了自己的請辭,拿革除功名這條律令做文章,非要對自己趕盡殺絕,那麼事態可就嚴重了。
漢王朱高煦這是決意血洗整個文官縉紳了!
好在,漢王殿下並未對自己趕盡殺絕,甚至都未曾革除自己的功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