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7年春天,腓力五世率陸軍行進到色薩利地區的狗頭山附近,與羅馬軍相遇。這時正是大霧天氣,兩軍都看不清對方虛實,腓力五世被迫迎戰。馬其頓軍沿用當年亞歷山大的方陣陣法,正面寬,縱深大,適於在平坦而開闊的地形作戰;羅馬軍則以棋格子隊形列陣,不受起伏地形的影響,並且各種兵力兵器搭配合適,形成各級梯隊,便於交替作戰,很是靈活。戰鬥打響後,羅馬軍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各梯隊依次進攻,交替上場,使馬其頓軍疲於應付。加之地形高低不平,起伏很大,方陣左、右翼漸漸被分割開,無法保持一線。接著,羅馬軍又利用戰象作先鋒,然後由弗拉米尼拉斯親率大軍向馬其頓軍衝擊,迅速擊潰對方軍的右翼,腓力五世被迫率殘部後退。不久便向羅馬求和,於是雙方締結和約。腓力五世放棄小亞細亞、愛琴海和希臘全部地區,交出全部艦隊,支付鉅額賠款,並將其次子作為人質送到羅馬。從此,羅馬成為希臘的主宰。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結束。
3.第三次馬其頓戰爭(公元前171年—公元前168年)
腓力五世死後,其長子百爾修於公元前179年繼位。百爾修十分仇視羅馬人,他組織了一個廣泛的反羅馬同盟。羅馬懼怕馬其頓勢力重新壯大,乃先發制人,於公元前171年向馬其頓宣戰。第三次馬其頓戰爭開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