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基於這種戰略指導思想,費邊率領羅馬軍隊尾隨漢尼拔後面,敵人駐紮他駐紮,敵人拔營他拔營,小心謹慎地與漢尼拔保持一定的距離,牽制住敵人,使漢尼拔不敢貿然分散兵力圍攻城市。

費邊的拖延戰略在軍事上是比較穩定的,但在政治上卻包含著巨大的風險。羅馬的戰爭威力不僅在羅馬本身,而且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義大利的同盟城市在人力、物力上對它的支援。漢尼拔率領軍隊在義大利境內馳騁,可能動搖義大利同盟城市對羅馬的忠誠,從而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同時,漢尼拔蹂躪的主要是義大利廣大農業地區,戰爭的拖延引起了農民的不滿。這種不滿情緒一天天增長起來,人們譏諷地稱費邊為"孔克塔托爾",意為"遲疑不決的人"。

(5)康奈會戰

公元前217年底,費邊6個月的獨裁官任期屆滿。新當選的執政官瓦羅在越來越高的要求迅速結束戰爭的呼聲中決定改變戰略,主張速戰速決,一舉結束這場戰爭。

公元前216年8月2日,羅馬與迦太基軍隊在康奈展開了大會戰。

參加會戰的羅馬步兵在數量上大大超過敵人,計8萬人,而漢尼拔只有4萬人。但漢尼拔擁有14萬名騎兵,而羅馬只有6000名。

羅馬軍隊開到康奈附近的平原上,布成陣勢。羅馬士兵總共排成了3行,每行之間有個小間隔。精選的重灌步兵以密集隊形擺在中心。騎兵放在步兵的左右兩翼:右翼是羅馬公民組成的少數騎兵,左翼主要是義大利聯盟的騎兵。羅馬想以步兵的強力衝擊突破敵人的陣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