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日期:2022-05-30 11:37:01

古巴比倫王國與“寓兵於農”制

1.漢謨拉比實行"寓兵於農"制

公元前1894年建立的巴比倫第一王朝,在它頭5個國王統治期間,在與伊新、拉爾薩等邦的角逐中尚不居重要地位,後來拉爾薩為埃蘭所破,馬裡和埃什努那又臣服於北方的亞述,伊新也趨衰落,巴比倫才乘機而起,在其第6位國王漢謨拉比之時(公元前1792—前1750年)才統一全境,文治武功皆取得空前的成就,巴比倫也才成為顯赫一時的統一兩河流域的大國。

漢謨拉比為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的專制國家,非常注重其常備軍的建設。為了保證戰時隨時可召來士兵,採取了"寓兵於農"的政策。

當時的士兵被稱為列都、柏以魯。列都,蘇美爾語為烏庫蘇,直譯為"跑路人",轉譯為"隨從"、"差役"、"馭者",有的學者譯為重灌步兵。

文獻中有時也稱為"王之跑路人",阿卡德語稱為裡德薩利姆。列都在戰時服軍役,平時為國王傳遞命令,執行丨警丨察任務,維護社會秩序;柏以魯,直譯為"漁夫",蘇美爾語稱蘇庫。有的學者轉譯為"水手"、"捕吏"、"獵人"、"水上丨警丨察"和"輕裝步兵"等。柏以魯和列都一樣,戰時服軍役,平時管理河渠和灌溉網,擁有河流的捕魚權,經營河流的運輸業。

在"寓兵於農"制度下,士兵可以從國家領得服役份地(包括田園、房屋和牲畜),條件是隨時應召隨國王出征。這在《漢謨拉比法典》中得到充分體現。法典中有16條涉及士兵的份地及其物質利益問題,其中第26—41條對士兵的權利、義務關係有詳細規定。

《漢謨拉比法典》反映出寓兵於農的列都和柏以魯從國王那裡所領得的田地、園圃、牲畜和房屋,不允許出賣、轉讓、抵債,也不能由妻子和女兒繼承,只可以允許繼父服役的兒子繼授。每個士兵的份地,少者一布耳(約合6.35公頃),一般為二布耳。這樣,士兵被固著在土地上,一旦國家有戰事,招之即來,不來則處以死刑,也不允許頂替。這樣保證了漢謨拉比擁有一支強大的隨時可以徵召的常備軍,只是這種常備軍平時作耕、戰時出征,有一定的公民兵制色彩,但又擺脫了公民兵制下士兵可能不應徵或除非公民不能應徵的局面。寓兵於農制的實行,既可以保持國家的軍隊,處於實質的常備狀態,又可以節省軍費,不但可以節約國家開支,還能增加生產,發展農業。漢謨拉比正是依靠這支寓兵於農的常備軍,南征北戰,建立了一統的強大的古巴比倫王國。

2.古巴比倫王國的霸業與滅亡

漢謨拉比登基時,巴比倫領土不過百里,要想戰勝四周的鄰國,首先必須鞏固內政,發展經濟。因此在他當政頭幾年,他向北方的亞述強國稱臣,致力於內政建設,制定法律,修築城牆,重建神廟,興建運河,努力積聚實力,消弭內爭。

當漢謨拉比當政第6年時,巴比倫有了較大發展,他才把對外擴張擺到日程上。他是一位長於謀略的國王,善於審時度勢,軍事壓力與外交手腕並用,充分利用矛盾,把眾多敵人各個擊敗。他的基本戰略是遠交近攻,儘可能團結較多盟友,集中全力打擊一個主要敵人。

為了戰勝南方緊鄰伊新,漢謨拉比便和北方的馬裡、南方的拉爾薩結盟,繼續承認亞述的統治,以便取得其支援,以強大的軍隊一舉滅亡伊新。

伊新既克,更在其南的拉爾薩便成為巴比倫南進的主要障礙。為使南進沒有後顧之憂,漢謨拉比在滅伊新之後,把鞏固北方當作要務,於是他特別緻力於與北方的馬裡結好。

漢謨拉比與馬裡國王吉姆裡利姆約定在國際事務中採取聯合一致的行動,在軍事上互相支援。漢謨拉比支援馬裡擺脫亞述的控制,又幫助它擊退草原部落與東鄰埃什努那的侵擾,因而兩國相當交好。

漢謨拉比取得了馬裡的信任。戰勝伊新已過幾年,軍隊戰鬥力有所休整並有壯大,於是在公元前1764年出兵擊敗埃什努那。再過一年,又對拉爾薩發動了決定性的進攻。

漢謨拉比很可能採取控制河水——壅水或突然放水的鬥爭手段,使幼發拉底河下游的敵國拉爾薩遭受重大打擊。經過對拉爾薩最後要塞的數日圍攻,巴比倫終於戰敗拉爾薩。兩河流域南部便完全歸入巴比倫版圖。

南方既定,剩下的征服物件就是北方的盟國馬裡。馬裡國王吉姆裡利姆意識到這一局勢後,便召回了和巴比倫一起在拉爾薩作戰的部隊。但是,他畢竟醒悟已晚,漢謨拉比已揮得勝之師乘勝北上征討。公元前1759年,馬裡只有臣服於漢謨拉比。

隨後,巴比倫又佔領幼發拉底河上游的厄布拉,並向北面的亞述用兵,佔其南部國土,亞述王朝以稱臣方式倖存下來,保持半獨立狀態。接著巴比倫又決河攻滅埃什努那。至此漢謨拉比終於統一兩河流域全境,統一的規模較阿卡德王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巴比倫王國的太平盛世在漢謨拉比死後不久即難維持。其繼任者很快面臨動亂分裂的威脅,南部地區發動暴動,東部山區的加喜特人也欲問鼎中原,開始侵襲巴比倫。國內矛盾更為尖銳,奴隸紛紛逃亡。公元前1595年赫梯人攻陷巴比倫,古巴比倫王國和巴比倫第一王朝便告結束。但赫梯人並未久留,他們退兵後由伊新人建立巴比倫第二王朝(公元前1590—前1518年),接著外來的加喜特人建立巴比倫第三王朝(公元前1518—前1204年),後來巴比倫人又建巴比倫第四王朝(公元前1165—前689年)。但是千年之間始終未能再度恢復漢謨拉比強國的繁榮。直到公元前8世紀亞述帝國興起,兩河流域才發展到奴隸制政治,經濟和軍事高度發展的帝國階段。

日期:2022-05-31 06:30:36

亞述軍事帝國(一)

1.早期亞述的發展

亞述帝國是世界史上第一個可以稱得起"軍事帝國"的國家。帝國的歷代諸王幾乎都是在不斷擴張征伐中度過的,而且其軍事發展的完備堪稱是古代世界最發達的。

亞述位於兩河流域北部,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有屬操塞姆語的亞述人以底格里斯河兩岸的亞述城為中心建立的城邦。當薩爾貢、漢謨拉比強盛時曾表示臣服,但始終保持半獨立地位。只有在兩河流域南部的強大王權衰微之後,亞述才恢復獨立,自謀發展。

古代亞述的歷史從蘇美爾時期,到亞述帝國連續2000餘年,一般分為古亞述、中亞述和帝國3個階段。古亞述(公元前2000—前1600年)從塞姆人北上定居立國開始,到阿卡德時期,王權才漸強大。到國王沙馬什阿達德一世時(公元前1815—前1783年)開始向外擴張,埃什努那、馬裡皆表示臣服,漢謨拉比在位初年亦曾向亞述表示歸順。但不久亞述被漢謨拉比擊敗,長期偏於兩河北部一隅。中亞述時期(公元前1500—前900年),在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一世時(公元前1114—前1076年)曾頗為強盛,後來又遭亞美尼亞人侵擾,國勢轉衰。直到公元前9世紀初,從亞述納西爾帕二世(公元前883—前859年)開始,亞述才以兩河強國雄姿向帝國跨越。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