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細節也值得注意,道光二十年翰林院散館後,曾國藩“病熱危劇,幾不救”,“六安吳公廷棟為之診治”,而吳廷棟正是由朱士彥的弟弟朱士達在安徽霍山知縣任上所拔才得以入京為官,後來成為理學名儒。
吳廷棟是曾國藩一生中交往時間最長的非湘籍摯友,二人的交往應當是以其伯樂朱士彥、朱士達兄弟為背景的。所以曾國藩死後,朱士達的孫子朱壽鏞在輓聯中才說“高門重元禮,三世淵源及不才”。
再回到徐哲身小說中的故事,除了與曾國藩對話的應為郭嵩燾而非其胞兄郭意誠外,其它情節基本是有史實可循的。
而且徐哲身的父親徐春榮,就是以征剿太平天國起家,先後在李鴻章、彭玉麟、劉秉璋麾下建功立業,後來官至二品。李鴻章、彭玉麟都是曾國藩的門生故將,徐哲身描寫的曾國藩自述改名一事當不是空穴來風。
為何出現多種說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攀附顯貴,以顯其聲。意思是,杜撰並傳說之人,借事主或改名之人與自身的某種關係、或關聯,或利益關係等,提升自己的身價。另有一種表明傳者的博學多識。還有的,故意混淆視聽,當然這種情形極少。總之,只要不汙染耳目,權當增加趣味,博人一笑即可。
再者,一時心血來潮為人改名或提供某些參考意見之類,往往也並非一定要交往多久才有的。是故,既有傳說,則是無風不起浪;既有爭議,則是無定之論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