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狄仁傑是一個非常討厭犯罪的人。
這些年來,被他這個大理寺丞捉拿,砍頭的罪犯不計其數。
因此上,狄仁傑是一個能分清什麼是犯罪,什麼是替天行道的人。
因為學的就是律法,考進士的時候考的也是律法,因此上,他知道大唐的律法是不完善的,是沒有辦法編織出一張疏而不漏的天網的。
每當他遇到律法無法解決的事情的時候,他就把自己幻想成一個漁夫,拿著織網的梭子在不斷地編織法網。
在擁擠的人群中丟火藥,引發騷亂,以至於人們在慌亂下踩踏死了無數百姓,這樣的罪犯難道不需要懲罰嗎?就因為皇帝一聲不追究,就讓那些被踩踏而死的百姓死不瞑目嗎?
這明顯是不成的。
也是大唐律法的疏漏之處,狄仁傑以為,犯罪就是犯罪,不能因為某一個人一句話就一筆勾銷。
既然皇帝不作為,狄仁傑就認為自己身為大唐最忠瑾的臣子就必須為皇帝的行為做到拾遺補缺。
畢竟,狄仁傑一向認為,他效忠的物件是大唐,而不是那個叫做李治的人。
大唐的表象是這萬里錦繡河山,內裡則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所以,皇帝其實代表不了啥。
那些製造了騷亂,害死了百姓的人藏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陵墓裡,偏偏這些人購買的糧食,酒肉卻是晉昌坊商號的東西。
於是,狄仁傑就在糧食裡面藏了一千斤火藥一併送去,做好了延遲引信,送糧食的人就離開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