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慶忌想了一下,便道:“寡人駕崩後,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議。尊號、諡號、廟號,皆可加於寡人。”
“大王聖明!”
群臣山呼道。
評價一個人物的是非功過,往往不是隻言片語就能敘述清楚,古人為了方便對歷史人物蓋棺定論,選擇用諡號來進行概括。
一般來說,帝王將相都有諡號,天子還有廟號。
皇帝的稱呼往往和年號、諡號和廟號聯絡一起。
唐高祖就是廟號,隋煬帝就是諡號,乾隆就是年號。
一般最早的皇帝諡號用得多,後來廟號多,明清則往往年號更深入人心。
像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都是褒諡,惠帝都是平庸的。
如漢惠帝、晉惠帝都是沒什麼能力的,質帝、衝帝、少帝(後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諡號)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
厲、靈、煬都是惡諡,哀、思也不是好詞,但還有些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後期君主,如明末崇禎皇帝追諡為思宗。
政變中被推翻的稱廢帝(後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諡號),亡國君主稱末帝。
另外,孫權是個特例,他的諡號是大帝,這是絕僅有的。
慶忌作為開創者,第一位皇帝,尊號是“始皇帝”,一般可稱之為“吳始皇”。
諡號、廟號的話,慶忌都為自己想好了。
祖有功,宗有德。
慶忌日後可為“吳文帝”,這是最高級別的諡號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