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時間進入吳王慶忌三十年,即公元前484年,農曆二月初。
慶忌以伍子胥、田穰苴、公子章為大將,動輒二十三萬步騎,兵分三路,浩浩蕩蕩的揮師伐趙。
慶忌的這種行為,在趙鞅看來是極度“喪心病狂”的。
因為,現在正值春耕之際,古往今來幾乎沒有任何人會選擇在這種時候開戰。
耽擱了農耕,荒廢了農田,就意味著今年或來年國人有可能餓肚子,無以為繼。
吳國家大業大,屯墾出來的粟米、稻米不可計數,倉稟當中的糧食堆積如山,自然不害怕缺糧,讓國人餓著肚子。
趙國不一樣。
趙國還是一個半農耕半遊牧的國家,畜牧成群,但是糧食產出並不多。
一旦戰事陷入拉鋸,哪怕最後趙軍擊退了吳軍的進犯,最後國內的民生經濟都極有可能陷入崩潰的邊緣。
話雖如此,趙鞅也不會未戰先怯。
為了應對吳軍的大舉進攻,趙鞅發動全國徵兵令——
凡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子,都要匯聚到晉陽,厲兵秣馬。
接著,趙鞅以尹鐸為大將,趙無恤為副將,屯兵於長平,構築營壘,加固防禦工事,以抵抗吳軍的進犯。
伯魯、竇輦則是受命於趙鞅,屯兵於邯鄲城,阻擋吳軍的進犯。
同時,趙鞅還遣使於列國,讓他們儘快出兵救趙。
不過這些年來,吳軍的強悍,吳國的強勢都讓人震恐,列國又怎敢輕易出兵招惹吳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